導讀:脊髓空洞癥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巴氯芬片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些有關這種藥物的主治功能的一些說明,希望能給廣大的患者朋友一些幫助。
脊髓空洞癥是一種對人體危害較大的疾病,
巴氯芬片治療該病的療效顯著,以下就給大家講解一些有個關該病的一些癥狀以及發病的原因。主要的癥狀有:
1、起病癥狀。因脊髓空洞常在一側的頸膨大的后角基底部,起病常為一側的頸肩部和上肢的麻木、疼痛、肌力減弱及頭痛,也有手部
肌肉萎縮持續多年的,常有因痛覺、溫度覺喪失以致手部燙傷或燒傷而不自知疼痛者,此外還有下肢僵硬無力、麻木、行走困難,或面部、軀體排汗異常,少數病例有暈眩、復視或跌倒發作現象。
2、運動癥狀。病變擴展到前角細胞引起運動神經元破壞,相應肌肉癱瘓、萎縮,肌張力減低,肌纖維震顫和反射消失。手內在肌受累一般最早,上行到前臂、上臂及肩帶。手部肌肉受累嚴重可出現爪形手畸形。病變累及側索,下肢可有對稱或非對稱性痙攣性輕癱,反射亢進,跖反向伸性。
3、感覺癥狀。痛溫覺因脊髓丘腦纖維中斷而喪失,而由于后柱早期不受累,輕觸覺、震顫覺和位置覺相對保留,屬本病特征,稱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可有深部痛,累及肩臂。累及后索時,則出現相應深感覺障礙。
形成該病的主要的原因是:1.先天性脊髓神經管閉鎖不全: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頸肋,脊柱側彎,環枕部畸形等其它先天性異常支持這一看法。2.脊髓血液循環異常引起脊髓缺血,壞死,軟化, 形成空洞。3.機械因素: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腦室出口梗阻,腦脊液從第四腦室流向蛛網膜下腔受阻,腦脊液搏動波向下沖擊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擴大,并沖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4.其他,如脊髓
腫瘤囊性變,損傷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梗死軟化,脊髓內出血,壞死性脊髓炎等。
根據以上的癥狀以及原因,目前在醫學上使用巴氯芬片的效果不錯。巴氯芬片可用于緩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痙攣,如
多發性硬化、脊髓空洞癥、脊髓腫瘤、橫貫性脊髓炎、脊髓外傷和
運動神經元病。亦可治療
腦血管病、腦性癱瘓、腦膜炎、顱腦外傷。
口服巴氯芬片:推薦初始劑量為5mg,每日三次,應逐漸增加劑量,每隔3天增服5mg,直至所需劑量,但應根據病人的反應具體調整劑量。對巴氯芬片(力奧來素)作用敏感的患者初始劑量應為每日5~10mg,劑量遞增應緩慢。常用劑量為每日30mg至75mg,根據病情可達每日 100~120mg。兒童:每日劑量為0.75~2mg/kg體重。對10歲以上兒童,每日最大劑量可達2.5mg/kg 體重。通常治療開始時每次2.5mg,每日4次。大約每隔3天小心增加劑量,直至達到兒童個體需要量。推薦的每日維持治療量如下: 12個月~2歲兒童:10~20mg。2~6歲兒童:20~30mg。 6~10歲兒童:30~60mg(最大量70mg)。
以上就是有關巴氯芬片的簡單的介紹,對于巴氯芬片這種藥的具體的使用請可以咨詢
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