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的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顯示,三重刺激技術可以用于檢測神經近端的傳導阻滯,有利于多灶性運動神經病(MMN) 的診斷。該研究發表于2012年第7期《中華醫學雜志》。
該研究旨在探討三重刺激技術(TST)檢測MMN近端神經傳導阻滯的作用。
徐迎勝等研究人員選擇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科門診和病房的患者為受檢測者。對12例MMN患者、30名健康志愿者、30例肘管綜合征患者、30例
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進行雙側小指展肌TST檢測和常規神經傳導研究,根據TST波幅比和復合肌肉動作電位波幅變化判斷神經傳導阻滯。
結果,健康志愿者TST波幅比率為93.0%±2.7%;MMN患者神經傳導測定顯示神經遠端存在傳導阻滯(CB)47處,TST波幅比異常42.3%±7.1%,提示神經近端存在傳導阻滯,與人組時(7例)比較,確診級別的例數(12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ALS患者TST波幅比異常30.5% ±4.8%,提示錐體束損害;肘管綜合征患者TST波幅比率92.2%±2.6%,在正常范圍內,肘上、下傳導速度減慢(23.6±3.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