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為何高發?先來看一看我國的現狀:3.5億煙民,高血壓病患者2億,血脂異常2億,不愛運動的肥胖人士上億,糖尿病患者3000萬……這一系列數字導致的結果是,我國每年新增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數百萬,而且有不計其數的“后備軍”正在走近。
香煙傷害最廣
由于致殘率、致死率高,心、腦血管疾病像兩個幽靈一樣徘徊在中國人死因的前三位。而這兩種大病從致病因素、發病過程,到治療方案、預后康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謂“一條蔓上的兩個瓜”。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年齡、性別、家族史、種族等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但只要能夠遠離那些可控的危險因素,我們就能避免或推遲冠心病或中風的侵襲,讓它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不發病。
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人人都知道它們不但是獨立的疾病,還是導致冠心病、中風的危險因素,而對于吸煙和被動吸煙,人們似乎“感觸不深”,以至于我國目前仍有3.5億煙民。這個數字占了全世界煙民總數的1/3,另外,我國被動吸煙人數更是高達5.4億,其中,我國超過15歲的男性中60%都抽煙,即使是在從事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醫生中,也有8%在吸煙。香煙堪稱對心腦血管傷害最廣的“壞分子”。
保護心腦,一舉兩得
“實際上,吸煙或者被動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專家指出,在多省市隊列研究中表明,與不吸煙相比,吸煙者急性冠心病的發病危險是1.75倍,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病危險是1.37。由此可看出吸煙的危害甚大。中美隊列研究也表明,吸煙者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危險增加了59%-100%。香煙會導致血細胞聚集、黏性增加,還會給血管內膜造成損傷,使血管壁的阻力增大,從而減慢血液流動的速度,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正是心、腦血管疾病共同的發病基礎,相同的傷害還發生在處于“二手煙”環境中的被動吸煙者。
因此,如果你吸煙,一定要戒煙。這不光是為了自己,更是對妻兒、朋友以及所有你身邊人的一種責任。如果你的家人吸煙,應該鼓勵他們戒煙。我們都知道戒煙很難,但心臟病或中風病人的康復過程更艱難,一旦患上冠心病或中風,人們的生活也要比戒煙難得多。
遠離香煙到底能對人們的心腦血管有什么好處?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曾對已經“禁煙”的科羅拉多州普韋布洛市進行了為期3年的調查。結果發現,禁煙前,該市每10萬人中,每年有257人因心臟病住院;3年后,這一數字下降到了152,降幅達41%。研究人員分析,禁煙是減少心臟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報告稱,戒煙不僅有助于降低吸煙者患心臟病的風險,還使被動吸煙者免患心臟病。
腦心同治效果最佳
戒煙不光能預防冠心病、中風,即使已患心腦血管疾病,戒煙能達到阻止血管進一步損傷,避免病情快速進展的長遠效果。當然,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治療需要一個長期堅持和努力的過程,具體選擇藥物時,一定要和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丹紅注射液聯合腦心通膠囊就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改善微循環、調脂、抗凝等作用。其多靶點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動脈粥樣硬化,防止病情發展,使疾病不再發展到非放支架不可的地步;同時,如果病情已經發展到需要支架解決的地步,支架手術后,中藥的這種多靶點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血管再次堵塞。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個“綜合工程”,除了戒煙,還應注意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再加上限鹽、適量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善,來控制心、腦血管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使心腦同時受益。專家提醒,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四個注意事項:第一,無論降壓還是調脂、降糖,都要達標;第二,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都要打“持久戰”;第三,對患者要進行危險分層,患者危險性不同,治療力度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危險因素的增加,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法,1+1可能大于2;第四,不能迷信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