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史采集 】
1.初始感染(如尿道炎、宮頸炎或痢疾)病史;
2.骨關節肌肉急性炎癥表現:疼痛或腫脹部位、性質、時間、晨僵;
3.尿道炎和眼炎表現;
4.其他:皮膚、指甲、心肺、神經病變表現。
【 體格檢查 】
1.全身檢查:生命體征、各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
(1)骨關節肌肉體征 紅、腫、壓痛;
(2)泌尿生殖器官的炎癥性改變,陰莖、前列腺、宮頸檢查;
(3)眼炎表現。
【 輔助檢查 】
1.實驗室檢查:
(1)應做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血沉、C反應蛋白、
免疫球蛋白、
類風濕因子、抗ENA抗體、補體、抗核抗體;
(2)必要時做HLA-B27。
2.器械檢查;受累關節X光片、胸片、心電圖、心臟B超。
3.特殊檢查:必要時做關節穿刺滑液檢查、滑膜活檢。
【 診斷與鑒別診斷 】
1.1981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訂的標準 外周
關節炎癥持續一個月以上,同時并發尿道炎或宮頸炎者即可診斷為賴特綜合征(RS)。
2.RS需與以下疾病鑒別:
(1)細菌性關節炎;
(2)急性風濕熱;
(5)幼年型慢性關節炎;
(6)腸病性關節炎;
(7)淋球菌關節炎;
(9)白塞病。
【 治療原則 】
1.抗生素:消除相關病原。
2.非甾體抗炎藥:適用于關節炎和軟組織腫痛。
3.第二線抗風濕藥物:對一些頑固性、慢性、且經上述治療失敗后的病例,可選用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硫唑嘌呤、金諾芬或環磷酰胺等。
4.局部處理。
【 療效與出院標準 】
1.臨床緩解標準:
(1)關節炎、尿道炎和眼炎等癥狀消失;
(2)血象、血沉和C反應蛋白正常;
(3)X相示關節病變好轉或穩定。
2.達到臨床緩解或好轉者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