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發熱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常采用物理降溫(如冰枕、溫水浴、冷敷等)和藥物降溫,因藥物降溫效果快,而被兒科門急診首選。雙氯芬酸鈉栓屬于解熱鎮痛及甾體抗炎鎮痛藥,性狀表現為類白色或淡黃色的栓劑。本文運用雙氯芬酸鈉栓塞肛和25%安乃近滴鼻治療兒童發熱,現將臨床觀察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149例,男9。例、女59例,年齡6個月至6歲。均為首次以高熱就診的患兒,用水銀柱體溫表測量直腸溫度為39.。~41.8℃,平均39.8℃;發熱時間1~4h,平均2.3h。所有患兒在就診前sh未用過退熱藥和抗生素等藥物。隨機將患兒分為兩組。雙氛芬酸鈉栓組(觀察組)70例,男44例、女26例,年齡6個月至3歲48例,~6歲22例;安乃近組(對照組)79例,男46例、女33例,年齡6個月至3歲41例,~6歲38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體溫、發熱時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均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采用雙氯芬酸鈉栓(武漢同藥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塞肛,3~6歲患兒1/2~l粒/次,3歲l/2粒,或按0.5 mg/kg計算,將栓劑以少量溫水濕潤后,輕輕塞人肛門內2Cm,并輕輕捏住臀部約1min。對照組采用25%安乃近溶液(本院藥房自配)滴鼻,每次1gtt/kg,分別滴人兩側鼻腔,如有分泌物,應先清潔鼻腔,并輕輕捏住鼻翼。觀察期間兩組不采用其它退熱方式或退熱藥。所得數據進行t檢驗和才檢驗。
2、結果
觀察組的體溫在1小時內明顯低于對照組,在90min中時也比對照組有優勢,但在120分鐘后,對照組的體溫要相對低于觀察組。在不良反應的觀察中,我們也發現對照組出現有11例惡心感、47例嘔吐、30例大汗淋漓以及1例虛脫;但是觀察者則只有1例惡心、2例嘔吐、3例大汗淋漓的患者。
雙氯芬酸鈉栓為一種新型的非幽體類強效消炎鎮痛藥,胃腸反應相對較弱。其特點為藥效強,不良反應少,劑量小,個體差異小,用藥后lh內達峰值,排泄快,長期應用無積蓄作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有肝、腎功能損害或潰瘍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人。用藥期間應常規隨訪檢查肝腎功能。
參考文獻:吳雙敏《雙氯芬酸鈉栓用于小兒退熱效果觀察》,《護理學雜志》,2003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