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關節病變早期就能采取有效補救措施,治療效果會更理想。病情惡化后,很可能會發生永久性的肢體活動功能喪失。
出現什么情況須警惕是膝部
關節炎呢?
一、膝部關節活動是否受限。其實如果遇到身體任意某個或某些關節,開始顯得運轉不自如時,應該想到可能患上了骨關節炎,而且還有可能正處于早期。
二、注意膝部關節是否僵硬。骨關節炎患者時常會感覺手腳僵硬。有的人久坐后突然感到有些關節像“上了鎖”一樣動彈不得。這種情況在早晨起床后,以及較長一段時間不運動后特別明顯。
三、膝部關節活動時是否會發生喀嚓聲或其他的摩擦音。骨關節炎發展到后期,由于關節軟骨退化、剝落,會使軟骨下的骨質暴露。當關節活動時,兩端軟骨下的骨頭裸露,互相觸碰時會發出聲音。
四、關節是否腫大變形。當關節蛻化時,關節滑膜就會常常發炎。由于滑膜上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作為疼痛感覺器,這些疼痛的信息傳送給大腦皮層后,滑膜會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潤滑與滋養那些損傷的滑膜組織。關節間隙積液增多,造成了腫脹,使疼痛加重,甚至關節難以轉動。
醫生特別提醒說,雖然從理論上講骨關節炎會影響全身關節,但危害最大的還是活動多、負重的關節,如手指、膝、髖、頸椎、腰椎、踝等部位。上述關節出現不舒服、不靈活、疼痛、僵硬、腫脹時,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漆t生的診斷。
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易得膝骨關節炎?
在骨科門診中,女性患骨關節炎比男性要多出很多,最終嚴重的骨關節炎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90%是女性,為什么女性朋友會更多遭受這樣的厄運呢?
一、從根源上講,這是人類進化在性別上的差異,是自然選擇,男性的職業特征,如狩獵、戰爭、勞動都決定了男性在骨骼肌肉上更為發達,更為強壯,恢復更快;而女性相對不從事力量性的勞動,多是疲勞性、勞損性的工作,肌肉力量差,容易受傷不易恢復。
二、從性別差異上講,人的骨骼肌肉的衰老,如同人全身的衰老一樣,都是激素來控制的,女性的雌激素在絕經后會驟然消失,前后反差很大,骨關節迅速衰老,表現在骨骼內的鈣大量流失,膠原含量下降,肌肉韌帶的力量和松弛無力;而男性的雄激素水平的下降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相應的關節的退變也很緩慢,某些男性的性能力可能維持很長時間,膝關節可能到八十歲都沒太大問題。
三、從解剖差異上講,女性由于生育的需要,骨盆更寬大后傾,使得髖關節外翻角度大,連帶到膝關節,表現為膝關節的Q角很大,關節外翻,力線不良,男性則相對膝關節力線較好,長年使用膝關節,男性磨損的程度較之女性要輕的多。
四、從生理特征上講,人的上廁所的過程影響了膝關節炎的進程,女性如廁都是蹲式,一生以80歲計,大約三萬天,可以想象比男性要多n次蹲起的過程。而人從全蹲到站立的過程中,膝關節承受的力量從一倍到六倍體重。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會得膝骨關節炎,我們會發現健康女性的生活會有這樣一些共同點:
1、骨骼肌肉強壯;
2、長年從事體育鍛煉;
3、生活條件好,可以從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
4、平穩渡過更年期,無嚴重反應。
所以,對女性的關節維護應注意從年輕時代開始、從日常生活細節做起:
1、在青年時代,骨骼肌肉發育成熟之前,不能嬌生慣養,要加強體育鍛煉,甚至要做到毛主席說的“野蠻其體魄”,這對一生都是很重要的;
2、長年后維持體育鍛煉,并避免過多家務纏身;
3、自我掌握好女性生理周期的調養知識;
4、成年后避免過多的蹲起、爬山等動作;
5、平穩渡過更年期,通過食物和保健品攝入適當的類雌激素物,比如黃豆、海產品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