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是一種由于關節軟骨關節炎骨退行性變引起的關節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的中老年常見疾病。對于骨關節炎的治療應該堅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原則,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日常治療、中醫治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治療四個方面。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之日常治療
宣傳防病知識、保護關節:首先要讓患者對該病有所認識,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防止關節過度運動和負重,避免關節機械性損傷。嚴重時應制動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減輕體重,使用把手、手杖以減輕受累關節負荷。與職業有關者,應調換工作。進行有關肌肉群的鍛煉,可保持和改善關節活動,以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之物理療法: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癥狀。牽引療法對頸椎病神經根型患者效果較好,可以松弛肌肉,緩解疼痛,并能防止神經根相鄰的組織形成粘連,但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推拿和中藥:祖國醫學的推拿、針灸治療在減輕骨關節炎癥狀方面有明顯效果。中藥帖劑可活血止痛,有時亦有良效如鎮骨驅風貼。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之中醫治療
中醫對于關節炎病因病機的闡述最早見于《內經》,《素問•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者也”。除此之外,《素問•痹論》還認為“所謂飲食居處,為其病本”,痹病的產生又與飲食和生活環境有關。而在《素問•評熱病論》中曰:“風雨寒熱,不得虛 ,不能獨傷人”,“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可見古人對于關節炎的發病既看到了其外部因素,同時也意識到了它的內因,概括的說,風、寒、濕、熱邪是關節炎發生發展的外部條件,而諸虛內存,正氣不足才是其發病的內在原因。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之藥物治療
改善癥狀的藥物:鎮痛劑如對已酰氨基酚有鎮痛作用,但抗炎作用弱。非甾體抗炎藥有抗炎止痛的特點,用藥后可減輕關節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度。
糖皮質激素:不宜全身用藥,僅在對其他治療無效,關節有急性炎癥發作表現或有關節周圍滑膜炎,肌膚炎等可給予關節腔內或病變部位局部注射。不宜反復使用。同一部位二次注射間隔時間至少在3個月以上。
使用軟骨保護劑:可緩解癥狀,維持和恢復關節功能。如聚氨基葡萄糖。
黏彈性補充療法:是向關節腔內注射大分子量的透明質酸溶液,減輕滑膜炎癥,軟骨破壞和改善關節功能,阻斷局部病變的惡性循環。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之外科治療
根據病情采用關節鏡下關節沖洗、骨軟骨移植、軟骨細胞或間質干細胞移植、關節畸形嚴重者,可采取截骨矯形術、關節破壞,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行關節置換。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您:骨關節炎的治療除了以上方法,骨關節炎患者還應關注飲食健康,幫助治療。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骨關節炎的治療相關信息,可以拔打百濟藥房的全國服務熱線400-101-6868進行詳細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