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的“肝泰一生計劃”公益救助活動在世界
肝炎日前夕宣布,將分階段投入上千萬元救助經濟困難的肝病患者,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難關。據了解,此次救助活動的時間為今年7月至明年6月,全國各地的經濟困難患者均屬于救助對象,救助的重點是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邊遠地區經濟困難肝病患者。對于救助中出現的典型疑難病例,活動承辦方將邀請國內知名的肝病研究機構和資深專家聯合會診。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王釗介紹,在預防方面,我國在2002年實現了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4年后的調查發現,5歲以下兒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就降到了1%以下,從2009年開始,我國又將乙肝疫苗免疫人群擴大到14歲。
她說,在治療方面,我國目前特別強調對乙肝患者進行規范、科學的抗病毒治療,使乙肝病毒降到最低。通過治療,有效地控制病情,阻止其發展成為
肝硬化和
肝癌,不出現最嚴重的后果。“不僅要保護患者的生命,還要盡量使患者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質量。”
2010年,第63屆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將7月28日定為世界肝炎日,使公眾對這個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獲得更好的理解,并激勵成員國加強對病毒性肝炎的預防控制。
我國是一個肝病大國,特別是乙肝病毒(HBV)在我國人群當中約有13%的感染,對于肝病患者來說,對親情、婚姻、入學、就業、出國、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視。 近年來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脂肪肝,酒精肝,藥物性肝損害及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是當今社會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據最新統計病毒性肝炎和
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我國人群當中有14%以上人口感染。 公益活動的展現,使得眾多肝病患者接受治療,更好的對疾病進行控制。這是一個值得繼承的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