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量運用于食品工業的氫化油,也就是俗稱的植物奶油,被專家列入人類食物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其危害堪比殺蟲劑滴滴涕。現在不少歐美國家已經開始對氫化油封殺、叫停,但在國內,仍然可以看到普遍使用氫化油的情形。
在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鋪天蓋地的時候,有網友在網上發帖,抱怨要想喝上一口干凈奶,還需在小區里開辟一塊草場、養頭牛。如今這種風險不僅存在于奶粉中,還包括各類西式蛋糕、餅干、咖啡、巧克力、冰激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們都含有同一種物質,叫做氫化油。
其實,真的養頭牛就能保證吃上放心牛奶制品,喝上放心奶了嗎?那些各色各樣的動物飼料里難道就不含植物油脂嗎?我們這群被化學制劑喂大的化學超人,每天吃著含有各種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的食品,基因忍受著大劑量化學制劑的挑戰,不知道哪一天就會被
癌癥、血液病奪去生命,我們連自己的食品安全都保證不了,還怎能保證動物幸免于難。
不能說,我們的經濟、GDP、科技、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偏偏在最重要的關乎國民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上走在世界后列。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第九屆亞太煙草或健康會議上,與會專家提出的一項對比表明:中國產的13個牌子卷煙檢測出含有重金屬。加拿大研究者強調,中國人對煙草危害知之甚少,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話,中國或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災難。而在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曲美”事件中,人們發現:與“曲美”一樣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減肥藥在歐盟地區和美國早已被停售。
對于那些早在世界食品藥品、食品界達成共識的有害物質,可不可以早一天從我們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上請出去、剔出去。既然世界人民早已為我們調查出了危害,替我們做了某一項食品添加劑的“小白鼠”,我們何必再次趟進這團渾水呢?如果說,含在煙草、減肥藥這些并非生活必需品中物品的風險我們尚可規避,那么隱藏在蛋糕、餅干、冰激凌中的有害化學制劑,我們怎樣繞過去?
食品安全不僅涉及人的健康,其實說到底,還涉及到公眾的心理安全,在各項食品都有可能涉嫌含有有毒制劑的情況下,我們怎樣能夠保證人們獲得心理安全?食品都不安全,那么去哪里找尋真正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反過來,社會安全感與信任感的缺失,會不斷蔓延到其他領域。這種由于沒有安全感而造成的恐懼,最終會導致對整個社會誠信度的質疑。
老百姓并不是專家,也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夠辨別出含有有毒物質的含量,說到底還是需要有關部門制定嚴格的制度做保障。早一天制定出標準,讓那些已經有明顯定論的有毒物質退出市場,人們的心理才會早一天走出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