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
小三陽”患者,小海和許多患者一直壓抑地生活著,聽聞乙肝“解禁”后,他心中異常舒暢。“六年多了,我第一次笑得那樣開心。”這是我國破除乙肝歧視征程上邁出的重要一步。為了查看合肥市醫院是否都不再為用人單位提供乙肝五項的檢測,近日小海咨詢了眾多醫院?山Y果卻讓他異常心寒。“沒想到竟然還有醫院明目張膽地愿意給用人單位提供乙肝五項的檢測。”小海所說的這家醫院就是位于省城梅山路的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小海:醫院的做法讓我心寒
小海今天剛過26歲,還是合肥工業大學研三的學生。由于擔心用人單位還會要求醫院進行乙肝五項的檢查,小海花費一周時間走訪了安醫附院、省立醫院等數家醫院,令小海欣慰的是,大部分醫院都已經給出了不再檢查的答復,可惟獨有一家醫院例外。“只有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還繼續提供這項檢測。”小海告訴記者,昨日上午他去醫院咨詢時,明確告訴醫生是入職體檢,而且單位要求做乙肝五項的檢測,原以為醫生會拒絕,沒想到竟然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他們提供了一份入職體檢套餐上就有這一項。”小海向記者說道。在這張表格中,開頭中明確注明是“入職套餐”,在檢查項目的第三項中標注著“乙肝五項”。
小海告訴記者,當時所有的過程自己都有錄音。“既然走了維權這條路,就一定得更加堅決。”
和安徽省第一個拿到食品行業健康證的周宗權同在一所學校的小海,很多時候會和這位校友一起交流乙肝維權的問題。
“我這樣做,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了更多的乙肝患者,我們這個群體就是得有人站出來。”
醫生:以前的工作可能有疏忽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省城梅山路的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在健康管理中心辦公室,與負責體檢工作的一位王姓負責人取得了聯系。該負責人明確,“單位如有需求,我們還是要為他們提供服務。”
正當記者準備進一步采訪時,該負責人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隨后改口稱,近日醫院可能不再給用人單位提供乙肝五項的檢測了。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該負責人打開了電腦向記者展示醫院提供的體檢套餐。記者發現電腦中呈現的入職體檢項目中,并沒有注明檢測乙肝五項。“可能以前我們的工作有疏忽,不過現在是肯定不檢查。”剛說完,該負責人又接到了一個電話,并告訴記者如果還要了解情況只能找醫院的宣傳聯絡部。
隨后,記者與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另一名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該負責人稱,當日早晨醫生以為小海是進行個人健康檢查,并不知道是進行入職體檢,所以才會允許提供乙肝五項的檢查。“他并沒有進行體檢,也沒有交費,很有可能是找我們醫院鬧事的,他的意圖很值得懷疑。”
相關部門:雙方可能沒溝通好
昨日上午,小海在得知醫院仍愿意提供乙肝五項檢測后,便向安徽中醫藥管理局反映了情況,并被告知下午會得到回復。
昨日下午四時,小海又一次來到了安徽中醫藥管理局。“早晨可能是你和醫院的工作人員沒有溝通好。”該局肖鋒主任介紹,他們已向醫院了解情況,工作人員稱當時并不知小海進行的是入職體檢,以為只是一般的健康體檢。對于這一說法,小海并不認同。“我早晨很清楚地告訴她們做的是入職體檢,是單位指定去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而且明確說要做乙肝五項檢測的,可她們仍然答應了。”小海見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情緒略顯激動。
肖鋒主任始終稱可能是當時醫院與小海沒有溝通好,才造成了如今的誤會。同時,肖主任還提供了安中醫第一附院一名負責人的聯系方式,稱小?梢耘c其溝通。眼看問題得不到解決,小海只得離開辦公室。令他失望的是,作為醫院的主管部門,安徽中醫藥管理局的解釋并不讓他信服。“我的那張表格上白紙黑字寫的是‘入職套餐’,更何況我還有錄音啊。”無奈中,小海只能發出這樣的嘆息。在與小海交流的過程中,記者深切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乙肝”患者的不易,因為怕人知曉,小海甚至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實姓名。
而在接受本報記者單獨采訪時,肖鋒表示據他了解,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應該不會給用人單位提供乙肝五項的檢測。“醫院肯定會嚴格執行國家38號文件,不再提供這項檢查,除非個人自己有這樣的需求。”肖鋒告訴記者,他們會做進一步調查,如果確實如小海所言,醫院仍然為用人單位提供乙肝五項的檢查,他們一定會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給與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