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研究證明,
肝硬化的病理損害過程與自由基關系密切,降低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害可減輕肝硬化的病理進;本實驗應用
還原型谷胱甘肽一
泰特(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療肝硬化患者,觀察谷胱甘肽清除自由基及其衍生物對肝細胞的攻膜作用影響,了解泰特(還原型谷胱甘肽)對肝硬化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擇住院的肝硬化患者60例;男性48例,女性l2例;年齡為35—68歲,平均56.4歲。診斷標準按1990年5月第六屆全國病毒性
肝炎會議討論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診斷標準;經病史、查體、生化及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并除外其它疾病。
近年研究證實,
肝病時由于內毒素血癥等原因造成自由基增加。增多的自由基一方面消耗機體抗氧化物質,如: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含量的減少,造成機體抗氧化功能降低另一方面,破壞機體內的膜性結構,引起功能及抗原特異性的改變,繼而導致病毒及抗原抗體復合物清除障礙,破壞肝細胞,循環往復,最終肝臟呈慢性進行性損害,為肝纖維化的形成提供了病理基礎。加速肝纖維化進程應用抗自由基藥物能夠打斷自由基引起的惡性循環,去除肝損害因素,減緩肝纖維化進程。
泰特(還原型谷胱甘肽)為還原型谷胱甘肽,泰特是一種細胞內合成的三肽,泰特由谷氨酸、胱氨酸及甘氨酸組成,能夠參與許多過氧化物的還原反應。如過氧化氫和脂質過氧化物等,使微粒生物轉化過程中產生的H202變成H20,從而阻斷或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的一級反應,使已形成的脂質過氧化物轉變成相應的無毒醇,阻斷二級引發反應的發生有效地消除自由基及其衍生物對肝細胞的攻膜作用,從而對細胞內生物大分子結構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
本研究應用泰特(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兩周后。硬化患者紅細胞谷胱甘肽含量明顯上升(P<0.01)紅細胞丙二醛含量明顯下降(p<0.01)。雖然肌苷組患者紅細胞谷胱甘肽含量升高,紅細胞丙二醛含量降低,但是與泰特(還原型谷胱甘肽)組比較變化較小。兩治療組問泰特谷胱甘肽含量仍存在顯著差異(P<O.01),丙二醛含量未產生差異,可能與療程過短有關。泰特(還原型谷胱甘肽)作為一種抗氧化劑能夠更有效地清除自由基,糾正自由基與抗氧化系統的失衡,改善疾病的狀態,對肝臟疾病的治療及預后均有積極的意義。
泰特本藥為白色晶狀粉末,并配有3或4ml的溶劑。泰特用于各種有機磷中毒、酒精中毒、藥物中毒(抗
腫瘤、抗癆、中樞神經藥物、撲熱息痛等),防治放射線損害及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損傷具保護作用。泰特作用與用途:各種有機磷中毒、酒精中毒、藥物中毒(抗腫瘤、抗癆、中樞神經藥物、撲熱息痛等),防治放射線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