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肝硬化患者來說,限制水、鈉是比較消極的辦法。只有增加食欲,加強消化、吸收能力,增加患者蛋白質的攝入和吸收,才是飲食治療中最重要的一步。
1.飲食多樣化
由于
肝硬化患者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都較差,因此,飲食應盡可能多樣化,且要新鮮、味美,以刺激食欲,增進消化。
2.進食高價蛋白質食品
在食物的選擇上,首先要盡可能進食一定量的含有必需氨基酸的高價蛋白質食品如魚、瘦肉、蛋及乳類等,以滿足康復需要。
3.保證有足夠的糖類和維生素
這就要求在飲食中要注意主食和蔬菜水果等的配合。
4.適當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
因為脂肪的消化要靠肝臟分泌膽汁來幫助,脂肪攝入后的分解、利用又主要在肝臟進行。因此,攝入脂肪過多,不僅增加肝臟負擔,還可因進入肝細胞的脂肪來不及分解,而引起肝臟脂肪浸潤,從而加重肝臟損害。建議每日供給脂肪量可控制在4.0~5.0g左右,限制過嚴會影響食欲。
5.嚴格禁食含酒精的飲料
因為酒精的攝入會直接給肝臟造成負擔,如果在肝臟的承受范圍之外,則會對肝臟導致傷害。
6.慎食某些食物
辛辣食物(包括蔥、蒜等)、生硬食物和含植物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也應慎用,因為有刺激或渣滓過多的食物可引起曲張的食管靜脈破裂、出血。
7、低蛋白飲食
晚期肝硬化并有
肝昏迷傾向時,應改為低蛋白飲食。因為蛋白質是一種含氨的物質,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產生氨,而氨對人體是有毒的。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肝臟的脫氨作用減退,血氨增多是產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8、低鹽飲食
伴有腹水或浮腫的患者,要給予少鹽或無鹽飲食。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可使水在體內儲留。一般在限鹽的同時還需適當限制飲水量。但由于肝硬化產生腹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肝功能減退,肝臟制造
白蛋白的能力不佳,使血漿中白蛋白濃度減退而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