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腦病多是門體分流性腦病(Port-systemic encePhabPathy,PSE),由于大量門體側支循環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肝性腦病臨床表現以慢性反復發作性木僵與昏迷為突出,常有進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鉀利尿等誘因。在肝硬化終末期所見的肝性腦病起病緩慢,昏迷逐步加深,最后死亡。肝性腦病臨床表現為了觀察腦病的動態變化,有利于早期診斷和處理及分析療效,一般根據意識障礙程度、神經系統表現和腦D以糾改變,將肝性腦病臨床表現自輕微的精神改變到深度昏述分為4期:
一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矢常,例如欣快激動或淡漠少言.衣冠個整或隨地便溺,應答尚準確,但吐字不清較緩慢,可有撲鼻樣震顫,亦稱肝震顫(囑患者兩臂平仰, 肘關節固定手掌向背側伸展,手向外側偏斜,掌指關節、腕關節、甚至肘與肩關節的急促而 不規則的撲翼樣抖動,囑患者手緊握醫生手1分鐘,醫生能感到患者抖動),腦電圖多數正常,此期歷時數日或數周,有時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識錯亂、
睡眠障礙、行為失常為主。前一期的癥狀加重.走向力和理解力均減退,對時、地、人的概念混亂.不能完成簡單的計算和智力構圖(如搭積木、射亢進、肌張力增高、踝陣攣及陽性Babinski征等。此期撲翼樣震顫存在,腦電圖有特征性異常。患者可出現不隨意運動及運動失調。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錯亂為主,各種神經體征持續或加重,大部分時間患者呈昏睡狀態,但可以喚醒。醒時尚可應答問話,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覺。撲翼樣震顫仍可引出,肌張力增加,四肢被動運動常有抗力。錐體束征呈陽性,腦電圖有異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夫,個能喚醒。淺昏迷時,對痛刺激和不適體位尚有反應,雕防射和肌張力仍力進;由于患者個能合作,撲鼻樣震顫人法引出。深昏迷時,各種反射消失,肌張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出現陣發性驚厥,踝陣攣和換氣過度。腦電圖明顯異常。
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臨床表現可有重疊.病情發展或經治療好轉時,程度可進級或退級。少數慢性肝性腦病患者由于中樞神經下同部位有器質性損害而出現智能減退、共濟失調、陽性錐體來征或截癱,這些表現可能暫時存在.也有成為永久性的。
肝功能損害嚴重的肝性腦病常有明顯黃殖.出血傾向和肝良.民并發各種感染,肝腎綜合征和腦水腫等情況,使肝性腦病臨床表現更加復雜。多由于急、慢性
肝炎和肝硬化、
肝癌等病因。肝性腦病臨床表現其機理:氨代謝障礙說:血氨濃度增高。神經遞質說:來自腸道的環形氨酸代謝產物,隨體循環入腦內。其他氨基酸代謝、脂酸代謝和胺代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