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水平指導干擾素治療的應答指導治療(RGT)策略
演講者:南方醫科大學侯金林教授 德國漢諾威醫學院Heiner Wedemeyer 教授
盡管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很好,干擾素仍然是CHB的一線治療藥物選擇。長效干擾素治療能夠降低HCC、肝臟疾病并發癥以及病死率。有數據表明,長效聚乙二醇化干擾素(PEG-IFN-α2a)治療1年后,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夠缺德治療應答,主要表現為停藥6個月后HBV DNA水平下降、HBeAg血清學轉換(HBeAg陽性的患者)。HBsAg血清清除是免疫調控的最終標志物,針對其在預測長效干擾素治療效果的潛在作用的研究目前已經累積了大量的成果。一些研究,包括治療的多中心研究顯示,治療過程中HBsAg的定量編號能較好預測長效干擾素的治療效果。
HBsAg 之于HBeAg陽性患者
關于HBsAg在HBeAg陽性患者中的治療預測作用,最早來自于NEPTUNE的研究結果。研究證實,在治療第12周、24周內HBsAg<1500 IU/mL能夠預測HBeAg血清學轉換;若治療24周內HBsAg>20 000 IU/mL,通常提示遠期治療無應答。研究中HBeAg陽性患者接受PEG-IFN-α2a 治療,24周時HBsAg定量水平<1500 IU/mL的患者中57%(26/46)在治療結束半年后達到HBeAg血清學轉換;而HBsAg定量水平<20 000IU/mL的患者中45%(44/98)在治療結束半年后達到HBeAg血清學轉換;16例HBsAg>20 000IU/mL的患者中無一例獲得HBeAg血清學轉換。
侯金林教授在此研究結果的基礎之上,設計了利用HBsAg定量水平指導CHB優化治療的研究。該研究納入261例接受PEG-IFN-α2a 治療24周的CHB患者,將患者分為早期應答組(HBsAg<1500 IU/mL,且HBV DNA<105 copies/mL)和無早期應答組。早期應答的患者(n=66,25%)維持PEG-IFN-α2a 治療24周;無早期應答患者(n=195,75%)采取PEG-IFN-α2a +
阿德福韋酯(ADV)聯合治療48周。治療結束后隨訪24周。根據目前的中期結果顯示,早期應答組患者的基線HBsAg、HBV DNA以及HBeAg水平顯著高于無早期應答者組。
在PEG-IFN-α2a 治療24周時,存在早期應答的患者的HBsAg及HBV DNA水平顯著低于無應答患者,其HBeAg轉陰、血清學轉換的比例也顯著高于無應答患者(25.8% vs. 5.6%)。
該研究提示,基線與治療24周HBsAg水平以及HBsAg動態改變可能用于預測治療結局,并可能進一步用以指導治療。
HBsAg 之于HBeAg陰性患者
Heiner Wedemeyer 教授則介紹了HBsAg水平在HBeAg陰性患者中的預測價值。
Marcellin等在一項對683例HBeAg陰性的CHB患者治療結局進行的S-COLLATE隊列研究(APASL 2012 PP09-031)中發現,90.3%的患者在治療48周后其HBV DNA<2000 IU/mL,54.2%的患者ALT復常,前兩者均實現的患者占49.0%。然而在所有患者中實現HBsAg清除的比例占5.3%。此項研究預示著HBeAg陰性患者的HBV DNA水平下降與治療結果并不一致,而HBsAg水平可能是該類患者真實預后的預測因子。
Marcellin等近期在230例不同樣本的研究中進一步證實,PEG-IFN-α2a±LAM治療HBeAg陰性的CHB患者48周后,HBsAg水平可預測患者在后期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持續應答:當患者HBsAg平均下降幅度<10%,預示患者在后期可能出現復發;當HBsAg下降幅度≥10%,則預示患者后期可出現持續應答(Hepatollnt,in press,)。
此外,Moucari等針對30例患者的回顧性分析得出同上的結果,患者HBsAg下降水平與患者出現持續應答貨復發密切相關。在HBeAg陰性患者中,在治療前48周,雖然HBV DNA水平表現為更為明顯下降的趨勢,然而在后期隨訪中,HBV DNA水平出現急劇反彈(>5log copies/mL)的比例高達60%(18/30),最終的持續應答率僅為40%(12/30)。因此,與HBeAg陽性患者相比,HBeAg陰性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其HBsAg水平變化與HBV DNA水平相比更具有臨床指導意義。
Peng等近期做了一項有關HBsAg水平在亞洲人群中的預測價值的研究,指出基因B型或C型、,HBeAg陰性的CHB患者在PEG-IFN-α2a治療第12、24、48周時HBsAg水平、基線、第12和24周時HBV DNA水平均為治療24周后持續應答的獨立預測因子。其中,第12周時血清 HBsAg水平可用于早期預測患者是否產生持續應答。
結語:
HBsAg水平在PEG-IFN-α2a治療CHB的過程中具有指導意義。無論對于HBeAg陰性或是陽性的患者,HBsAg定量均可作為CHB一項有效的管理工具再臨床RGT策略中發揮作用。接受 PEG-IFN-α2a和(或)核苷(酸) 類似物治療24周、48周后HBsAg的下降可作為積極的信號,以預測治療后的持續免疫控制和持續免疫應答情況,有助于判斷是否需要延長療程或調節治療方案。
以上來源:侯金林,Heiner Wedemeyer。《HBsAg水平指導干擾素治療的應答指導治療(RGT)策略》。《國際肝病》。2012年4月總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