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纖維化、
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對慢性乙型肝炎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采用
天晴復欣(
苦參素膠囊)聯合
賀普丁(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5例,觀察對血清病毒學和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
病例選擇本組105例,均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診斷依據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有關分會制定的標準。隨機分為三組,各35例。聯合治療組,男21 例,女14例,年齡21~55歲,平均(36.35±10.2)歲;平均病程6.1年;輕度18例,中度17例。賀普丁組,男24例,女11例,年齡23 —58歲,平均(35.5±11.6)歲;平均病程6.4年;輕度19例,中度16例。天晴復欣(苦參素膠囊)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0~55歲 (37.6±13.76)歲;平均病程6.9年;輕度20例,中度15例。105例HBVDNA和HBeAg均陽性。
治療方法聯合組:天晴復欣(苦參素膠囊)口服,每次2粒,3次/d,連續1年;同時口服賀普丁(拉米夫定)100mg,1次/d,療程12個月。賀普丁組:服用賀普丁(拉米夫定)100mg,1次/d,療程12個月。
苦參素組:天晴復欣(苦參素膠囊)口服,每次2粒,3次/d,連續1年。
三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且治療前1年未進行抗病毒及免疫制劑治療。三組患者服藥期間均不采用其它抗肝纖維化、抗病毒、免疫調節藥物及降酶藥物。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均檢測肝功能(A、&ST、TBil、A/G蛋白)、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 HBe、抗HBc、HBV—DNA)及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血清透明質酸(HA)、層粘蛋白(LN)、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Ⅳc)]。
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ATJT復常率:聯合組94,28%,賀普丁組91.42%,苦參素組65.71%,前二組之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而與苦參素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AST復常率:聯合組97.14%,賀普丁組94,28%,苦參素組 68.57%,前二組之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而與苦參素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
研究結果中,聯合組雖然對HBVDNA轉陰率與賀普丁單獨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但對HBeAg及HBeAg/~HBe轉換率差異有顯著性 (P<0.05),HA、LN、PcⅢ和Ⅳc下降也較單用賀普丁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較單用苦參素組則下降更加明顯 (P<0.01),表明聯合治療有協同作用,且治療過程中未見到明顯不良反應,表明聯合天晴復欣(苦參素膠囊)和賀普丁(拉米夫定)治療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