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身體的最大器官之一,但這些年來,肝病治療一直是醫學界和普通大眾關注的焦點。我國13億人口中,有1.4億人為乙型病毒攜帶者,表面抗原陽性率者約占總人口的10%,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
肝臟,是身體的最大器官之一,但這些年來,
肝病治療一直是醫學界和普通大眾關注的焦點。我國13億人口中,有1.4億人為乙型病毒攜帶者,表面抗原陽性率者約占總人口的10%,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找到可以清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藥物,所以對乙肝的治療仍然缺乏統一的標準用藥。經研究,
肝蘇顆粒在治療病毒性肝炎時,抗病毒的作用基本沒有,只能起到保肝作用。
肝蘇顆粒由扯根菜加工制成的黃棕色的顆粒,味甜中又有微苦的感覺。它有降酶、退黃、保肝、健脾的功能,在臨床上具有利膽退黃、降總膽紅素的效果,可以用來治療慢性乙肝、慢性活動性肝炎,也有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肝蘇顆粒主要成份是虎耳草科扯根菜屬植物扯根菜(又名趕黃草),中醫認為扯根菜具有清熱利濕,活血解毒,平肝健脾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肝蘇顆粒主要化學成份是沒食子酸,槲皮素,槲皮素一3-0-a一L-d毗喃李糖甙,喬松素一7-0-B-D毗喃荀萄糖甙,2一5-二徑基苯乙酮一4-V0-B-U-毗喃葡萄糖甙,B一谷出醉以及兩個具有二氫黃酮骨架的化合物,肝蘇顆粒具有降酶.保肝,退黃,健脾作用以及較強的抗肝炎病毒的生理活性。
肝蘇顆粒好不好關鍵在于看肝蘇顆粒的藥理作用。
1、肝蘇顆粒具有保肝作用。肝蘇顆粒能降低四氯化碳(CCl4)所致實驗動物肝損傷的血清谷丙轉氨酶(ALT)、有明顯的保肝,對吲哚美辛所致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
2、肝蘇顆粒具有利膽作用。肝蘇顆粒對總膽紅素有降低作用,對大鼠十二指腸給藥有非常顯著的增加膽汁分泌量的作用。
3、肝蘇顆粒具有抗病毒作用。肝蘇顆粒能降低鴨乙肝病毒(DHBV)所致鴨
乙型肝炎動物模型血清中DHBV DNA滴度,并與劑量有關。
4、肝蘇顆粒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肝蘇顆粒能增加肝臟前列腺素(PEG2)水平,改善細胞炎性反應,防止肝細胞的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對CCl4誘導的小鼠急性肝損傷,可使血清及組織中的PEG2水平增高,
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降低。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肝蘇顆粒用于口服,一次3克,一日3次,小兒酌減。對于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一個月為一療程,而對于慢性活動性肝炎和乙型肝炎,則需要3個月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