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用于抗乙肝病毒(HBV)的藥物較多,但停用后復發的情況常見任何一種藥物都不能達到持續、長期清除HBV的目的。對肝龍膠囊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二期臨床療效觀察,提示肝龍膠囊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較好藥物,肝龍膠囊具有價廉、給藥方便等優點,抗病毒作用明顯。
肝龍膠囊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二期實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診斷參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臨床試驗用藥前兩周內診查符合上述標準,且血清HBsAg,HBeAg陽性(ELISA法),HBV-DNA陽性(斑點雜交法),觀察前兩周內患者未服用其他中西藥物,并停止其他治療方法。
1.2 分組
隨機將28例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12例,男7例,女5例,年齡20-30歲,慢性乙型肝炎輕度8例,中度3例,乙肝病毒攜帶者1例。對照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齡19-38歲,慢性乙型肝炎輕度14例,中度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指、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常規予丹參注射液、肝泰樂片,治療組患者另加用肝龍膠囊I號,2粒/次,2次/d。兩組均以3個月為1個療程。
1.4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病毒性肝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基本治愈:血清HBeAg和HBV-DNA均陰轉,自覺癥狀消失,腫大肝脾恢復正常,無壓痛及叩痛,肝功能恢復正常,以上各項指標穩定1年以上。有效:血清HBeAg和HBV-DNA有1項陰性,主要癥狀消失,腫大肝脾穩定不變或縮小,無壓痛及叩痛,肝功能正常或比原值下降50%以上,并持續3個月。無效:HBeAg和HBV-DNA均未陰轉,ALT未下降。
2 結果
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綜合療效比較:治療組中,治愈3例占25%.有效5例占41.7%;而對照組分別為0例、1例,占6.25%。兩組在有效率方面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毒副反應,所有患者均按療程完成治療。
肝龍膠囊是世界上首個抗乙肝病毒昆蟲藥,古昆蟲—美洲大蠊的精提物制成的藥品,肝龍膠囊是中國第一個獲得SFDA批準的昆蟲類治療慢性乙型肝病的二類中藥新藥。肝龍膠囊對慢性乙型肝炎的總有效率為84.2%,慢性乙型肝炎HBeAg陰轉率是31.9%,慢性乙型肝炎HBV-DNA陰轉率33.3%;治療時間6-12個月。肝龍膠囊是國內目前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前景較好的天然藥物。
來源:《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3年第06期 作者:謝榮慧,劉云華,趙玉蓉 肝龍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