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往往因并發癥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為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而肝性腦病是肝硬化最常見的死亡原因。肝纖維化是指肝臟纖維結締組織的過度沉積,是由纖維增生和纖維分解不平衡而導致的結果。
肝纖維化是一種伴隨多種慢性肝病的肝臟病變,是肝炎發展為肝硬化的必然過程。肝纖維化四項檢查主要用來檢查肝病患者病情的發展狀況和治療效果,是衡量纖維化程度的重要依據。那么肝纖維化四項檢查分別是什么?血清肝纖維化四項指標有透明質酸(HA)、層粘蛋白(LN)、Ⅳ型膠原(C-Ⅳ)、Ⅲ型前膠原(PCⅢ)。這些肝纖維化指標的升高常提示肝組織內纖維化形成,肝硬化的患者血清肝纖維化四項指標均明顯增高。但這些指標的特異性不強,不能作為肝硬化診斷的指標。
。1).LN(層粘連蛋白):為基底膜中獨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臟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有很大關系,慢活肝和肝硬變及原發性肝癌時顯著提高,LN也能反映肝纖維化的進展與嚴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變患者的食管靜脈曲張越顯著。肝纖維化四項正常范圍50-180ng/mL。
。3).HA(透明質酸酶):是基質成份其中一個,由間質細胞合成,可較正確靈敏地反應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臟細胞損傷情況,有認為本標準相對肝臟組織活檢更可以完全反映出病肝全貌,是肝臟纖維化和肝硬變的敏感標準。肝臟纖維化四項正常范圍<120ng/mL。
(3).PCⅢ(III型前膠原):反映肝內III型膠原合成,血清容量與肝纖程度相同,并同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顯有很大關系。Ⅲ型前膠原與肝臟纖維化形成的活動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沒有特異性,另外器官纖維化時,Ⅲ型前膠原也上升。連續pciii上升的慢活肝,提示病情也許會惡化并向肝硬變形成發展,而Ⅲ型前膠原降至正常可預示病狀舒緩,說明Ⅲ型前膠原不僅在肝臟纖維化初期診斷上有價值,肝纖維化四項在慢性肝病的預后斷定上也有意義。正常范圍<18ng/mL。
(4).IV-C(IV型膠原):為組成基底膜主要要素,反映基底膜膠原更新率,容量提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肝纖維化四項是肝纖的前期標志其中一個。正常范圍30-140ng/mL。
肝細胞的炎性改變可以刺激肝內纖維組織增生,引起肝纖維化指標異常。這一異常改變隨著肝纖維化程度加重而逐漸明顯。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急性肝炎中即可見到,慢性活動性肝炎比慢性遷延性肝炎的改變更明顯,肝硬化和肝癌則明顯升高。因此,不要因這些指標的輕度異;蚰骋粌身椫笜水惓>驼J為自己已經發展到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