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膽結石是膽管樹內(包括膽囊)形成的凝結物,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發作性腹痛、急性炎癥,如果結石進入膽總管后可出現下列并發癥:黃疸、膽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
膽結石患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并且好發于女性。育齡婦女與同齡男性的患病比率超過3:1,而七十歲以后則下降到2:1。懷孕、肥胖、西化的飲食、全胃腸外營養等因素可增加膽結石的患病風險。另外,人種因素亦與發病相關,如美國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過75%,是全球膽石最高發的人群。
為什么女性更容易得膽結石?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結石的發病率也是在不斷的提高。罹患膽結石病中女性的比男性的多,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女性更容易得膽結石?
1、生理因素
由于女性身體中雌激素水平高,會影響肝內葡萄糖醛酸膽紅素的形成,使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響膽囊排空,引起膽汗淤滯,促發結石形成。絕經后用雌激素者,膽結石發病率明顯增多。
2、體質肥胖
許多女性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體發福,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歲以上體胖女性,是膽結石最高發人群,此時,女性雌激素會使得膽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膽汁中。
3、喜靜少動
許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時間多,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
4、不吃早餐
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于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
5、餐后零食
女性朋友們常吃完晚飯后,悠閑地坐在沙發上,邊吃零食邊聊天邊看電視。這種餐后坐著吃零食的習慣是膽結石形成的原因之一。當人呈一種蜷曲體位時,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飯后久坐妨礙膽汁酸的重吸收,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
6、多次妊娠
女性在妊娠期間膽道功能容易出現紊亂,造成平滑肌收縮乏力,使膽囊內膽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膽固醇相對增高,容易發生沉淀,形成膽結石的機會則大大增加,而多產婦女發病率則更高。
7、
肝硬化者。這與肝硬化病人身體中對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有關,身體中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則雌激素水平較高,加上肝硬化病膽囊收縮功能低下、膽囊排空不暢、膽道靜脈曲張、血中膽紅素升高等多種因素可造成膽結石。
8、遺傳因素。遺傳因子在明確膽結石危險性方面顯然起著重要作用。膽結石在膽固醇膽石癥患者的近親中更經常產生。美國西南部的當地美國人患膽固醇膽石癥的危險性很大(>80%),這一點似乎包含一種遺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