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傳染嗎?近年來,隨著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和高齡化,城市人的膽囊結石發病率明顯升高,據統計,膽囊炎女男比例為2:1。膽囊炎多發生于中年人,尤其是中年肥胖女性,這是什么原因呢?膽囊炎會不會傳染?在此百濟藥師從膽囊炎的發病原因說起,細細為你解讀“膽囊炎傳染嗎”這個讓廣大患者倍感憂慮的問題。
什么是膽囊炎?
膽囊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苦膽,形狀像梨,它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臟器。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于闌尾炎,本病多見于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發病較男性為多,尤多見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婦女。
膽囊炎是怎樣發生的?
人們在吃進食物以后,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使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體過于肥胖,或是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調節障礙、
膽結石等,膽汁就不容易從膽囊流出而滯留在膽囊里,膽汁里的水分逐漸被吸收,使膽鹽濃度增高,而膽鹽會刺激膽囊黏膜發炎。一開始還是無菌的,隨著細菌乘機侵入,便由無菌性膽囊炎開始轉變為感染性膽囊炎。
為什么膽囊炎多發生于中年人,尤其是中年肥胖女性?
40歲左右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壓力、生活方式的改變,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慢慢發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結石形成就更容易誘發膽囊炎發作了。絕經期前的中年婦女,因為內分泌改變的關系,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要比同年齡的男子更多一些。
膽囊炎傳染嗎?
膽囊炎傳染嗎?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膽囊炎是不會傳染的,膽囊炎患者應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預防結石的發生。急性發作期的重癥患者應禁食,可靜脈補給各種營養素;當能進食時,應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軟飯。每日應少食多餐,仍須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慢性膽囊炎應給予充足熱量的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制脂肪的飲食,同時要有豐富的維生素。
膽囊炎有哪些飲食治療方式?
(1)急性發作膽絞痛時應予禁食,可由靜脈補充營養。
(2)慢性或急性發作緩解后,可食清淡流質飲食或低脂、低膽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每日脂肪攝入量應限制在45克以內,主要限制動物性脂肪,可補充適量植物油(具有利膽作用)。膽固醇應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應保證300~30克。蛋白質應適量,過多可刺激膽汁分泌,過少不利于組織修復。
(3)提供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但脂溶性維生素A、E、K、類胡蘿卜素如蝦青素等需要膽汁分泌參與吸收,所以要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適量進補,以免造成患者病情惡化。確實需要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E、K、類胡蘿卜素等則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適量補充。
(4)適量膳食纖維,可刺激腸蠕動,預防膽囊炎發作。
(5)大量進飲料有利膽汁稀釋,每日可飲入1500~2000毫升。
(6)少量多餐,可反復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出,達到引流目的。
(7)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8)合理烹調,宜采用煮、軟燒、鹵、蒸、余、燴、燉、燜等烹調方法,忌用熘、炸、煎等。高溫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產物,可刺激膽道,引起膽道痙攣急性發作。
(9)食物溫度適當,過冷過熱食物,都不利于膽汁排出。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雖然膽囊炎是不會傳染的,但是膽囊炎患者也不應忽視膽囊炎的危害,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密切注意膽囊炎的一些飲食治療方式,走上健康的生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