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護理措施:
1、心理舒適護理:
患者入院時熱情接待病人,向其耐心、詳盡地介紹主管醫生、護士、病區環境、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等,以協助其盡快適應環境,進入病人角色。住院期間送一杯開水、說一句親切的問候、給一個真誠的笑容減輕了病人的緊張感,縮短了護患間的距離,在護理過程中,傾聽并尊重病人的意見和建議,做到換位思考,使病人感到舒適。加強了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性,降低其焦慮、恐懼程度。
2、生理舒適護理:
2.1、環境的舒適護理
病區應寬敞、明亮、整潔,病房溫濕度適宜,盡量減少噪音。夜間保持地燈照明,床邊配有床欄等。整體布局安排協調合理,溫馨舒適,整潔、安靜、安全、有家的感覺,消除了患者的陌生緊張的心理反應。
2.2、體位的舒適護理
協助病人取舒適體位如患側臥位及半臥位,可減輕腹壁緊張,減輕疼痛。
2.3、疼痛的舒適護理
疼痛時盡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為主,減輕腹部壓力刺激。咳嗽時用手或軟枕按壓傷口。翻身時注意患者的表情,避免引流管牽拉傷口和用力過大引起疼痛。病情允許時可肌肉注射止痛藥物或安裝鎮痛泵。
2.4、管道的舒適護理
肝膽手術后患者常安置有胃管、T管、腹腔引流管、尿管。應給患者講解留置這些管道的目的,以取得配合。各管道要妥善固定,擺放位置合理,防止牽拉、脫開或脫出。
2.5、飲食的舒適護理
對肝膽疾病患者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糖、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少食多餐,忌酸辣刺激性食物。進食時把盒飯放在盤中置于患者方便位置。不方便吃飯者協助其進餐,餐后整理床單元,使其保持舒適體位。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發放飲食宣教處方,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2.6、各種治療的舒適護理
操作前,首先向患者講解操作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讓患者對該項操作有大致了解。亦可請經該法治療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以減輕其緊張和恐懼,使其在接受治療時處于最佳狀態。操作中應嚴格遵守操作常規。動作輕柔準確,并與患者交談,使患者心情放松。拉好分隔簾,盡量避免患者過多暴露身體。操作后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多接觸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觀察患者的全面情況,掌握病情變化,為醫療護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3、社會舒適護理:
當一個人生病時,從自己熟悉的環境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從家庭、社會的多種角色變成了病人角色;颊叱8械焦陋殶o助,因此加強對家屬的宣教,告知家庭支持系統對患者病情穩定的重要性,鼓勵營造良好的家庭休養環境,給予無條件的物質和精神支持,讓患者感受親人的可貴、生活的美好,樹立與疾病斗爭的信心,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接受治療。
舒適護理滿足人的基本需要,豐富了“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內涵,起到良好的消煩解憂、促進放松的作用。將這一模式應用于肝膽手術患者中,能使患者感到護士的關懷和愛護,減輕思想負擔,能更好地配合治療、護理。同時舒適護理要求護理人員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富有愛心和同情心,適時滿足患者身體、心理、社會舒適與安全需要,建立新型護患關系。舒適護理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更好地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到舒適,提高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