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在1921年胰島素發現以前,人們沒有較好的方法來降低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友大多在發病后不久死于糖尿病的各種并發癥。隨著胰島素的發現和應用于臨床,1型糖尿病患者同樣可以享受正常人一樣的健康和壽命。
隨著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糖尿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之一。所以,大家應該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病因,盡量避免糖尿病致病因素,預防糖尿病的出現。雖然引起糖尿病的病因還不太清楚,但目前醫學界公認的病因有自身免疫系統缺陷、遺傳因素、病毒感染等。
1、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科學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更易患上此病。
2、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3、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發2型糖尿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其機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著明顯的高胰島素血癥,而高胰島素血癥可以使胰島素與其受體的親和力降低,導致胰島素作用受阻,引發胰島素抵抗。這就需要胰島β- 細胞分泌和釋放更多的胰島素,從而又引發高胰島素血癥。如此呈糖代謝紊亂與β- 細胞功能不足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β-細胞功能嚴重缺陷,引發2型糖尿病。
5、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yao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以上是1型尿病癥狀的相關病因介紹,糖尿病患者患病后最重要的是要及早的進行治療,這樣才有助于患者減輕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