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細胞減少癥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很可能發展成為敗血癥,死亡率極高,所以我們建議,在癥狀的初期,就應使用立生素來治療。
粒細胞減少癥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很可能發展成為敗血癥,死亡率極高,所以我們建議,在癥狀的初期,就應使用
立生素來治療。
粒細胞減少癥是一種血液學異常如未合并感染則往往無臨床表現如長期粒細胞減少,部分患者可主訴乏力、困倦,一旦合并感染,就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皮膚感染等。若粒細胞缺乏癥急驟起病,患者易有寒戰高熱,口腔最易并發嚴重感染,表現為壞死性潰瘍,常被灰白色或黑色假膜覆蓋軟腭或咽弓可因壞死而穿孔,即所謂的走馬疳。而會陰區感染是僅次于口腔的易發部位,直腸、肛周及陰道均可發生壞死性潰瘍。上述部位的感染如不及時治療,因缺乏粒細胞常造成感染迅速擴散,進展為敗血癥病死率很高。那如何預防這種病呢?在此隆重向大家介紹立生素——預防治療中性粒細胞減少癥中的佼佼者。
立生素,原名為粒生素,通用名為
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注射液。立生素系無色透明的無菌溶液,使用10mM醋酸-醋酸納緩沖液,Ph4.0、并含有5%甘露醇及0。004%Tween80和rhG-CSF75μg、100μg、150μg、200μg、300μg。本品適用于
癌癥化療等原因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癌癥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療藥物,特別是在強烈的、骨髓剝奪性化學藥物治療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預防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生,減輕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縮短粒細胞缺乏癥的持續時間,加速粒細胞數的恢復,從而降低合并感染發熱的危險,顯著促進化療后中性粒細胞的恢復,達到預防及其治愈 粒細胞減少癥的效果。同時,本品還是國際公認的化療后首選生白制劑,在國際上首次去除N端多余的甲硫氨酸,免疫原性減小。
對立生素進行藥理和毒理研究后證實其藥理作用為:立生素為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與天然產品相比,生物活性在體內、外基本一致。rhG-CSF是調節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細胞因子之一,選擇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細胞,促進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終末分化細胞的功能。
立生素用法用量為:化療藥物給藥結束后24~48小時起皮下或靜脈注射本品,每日一次。本品的用量和用藥時間應根據患者化療的強度和中性粒細胞下降程度決定。對化療強度較大或粒細胞下降較明顯的患者以2.5μg/kg體重/日的劑量(1-2支)連續用藥7天以上較為適宜,至中性粒細胞恢復至5000/mm 3停藥;如所用化療藥物的劑量較低,估計所造成的骨髓抑制不太嚴重者,可考慮使用較低劑量預防中性粒細胞減少,以1.25μg/kg體重/日的劑量用藥至中性粒細胞數穩定于安全范圍,對化療后中性粒細胞已明顯降低的患者(中性粒細胞<1000/mm3),以5μg/kg體重/日的劑量(1-2支)用藥至中性粒細胞恢復至5000/mm3以上,穩定后終止立生素治療并監視病情。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
1.立生素應在化療藥物給藥結束后24-48小時開始使用,不宜在化療前或化療過程中使用。
2. 使用立生素過程中應定期每周檢測血象二次,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數變化情況。
3. 對髓性細胞系統的惡性增殖(急性粒細胞性
白血病等)本品應慎重使用。
4. 長期使用立生素的安全有效性尚未建立,曾有報導可見脾臟腫大。
5. 該藥僅供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