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們“嬌生慣養”,“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每天好吃好喝地“供奉”著,生怕孩子受了委屈,零食不離手,各種快餐當飯吃,家長們還自以為小孩子胖點才“可愛”,于是,一個個成了“小胖墩”,殊不知,這樣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很容易使兒童出現血糖過高,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兒童
高血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小小年紀就患上了“成年病”,打針吃藥,飽受疾病的折騰。專家認為,兒童高血壓的發生率越來越高,跟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日常生活中,有三類兒童非常成為高血壓的侵襲對象。
偏食的孩子
研究發現,鹽類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病率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南方人飲食清淡,小孩子鹽的攝入量會少一些。同時,鉀、鈣攝入不足的話,鈉自然就多了,鉀一般藏在新鮮的蔬菜水果中,而鈣在小河蝦、牛奶中,南方果蔬、河鮮的種類多。北方孩子本身口重,如果偏食,不喜歡吃果蔬,體內的鈉相對會多一些。
打呼嚕的孩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發現,周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胖墩”,胖乎乎的,肉嘟嘟的,睡個覺,還會打鼾,感覺很可愛的樣子,實際上,這類孩子是最容易患高血壓的。打鼾能引起機體缺氧,使交感神經活性增強、外周血管收縮,繼而引起血壓升高。
患腎臟疾病的孩子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外,患有腎臟疾病的孩子也很容易得高血壓,例如,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等疾病,出現此類疾病后,很容易引發兒童高血壓,因此,如孩子得了此類疾病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以免耽誤孩子病情。
家長們應該特別注意孩子們的飲食健康,切勿縱容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要讓孩子們多吃些果蔬瓜果類的食物,少吃零食,尤其是已經成為“小胖墩”的孩子們,更要注意其飲食習慣,控制孩子的飲食熱量的攝入,以免引發高血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