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伐他汀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的常見藥物,本文通過觀察20mg、30mg、40mg三種劑量治療高脂血癥,探討治療高脂癥的劑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60歲以上,血清膽固醇(TC)≥5.2mmol/L,排除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
痛風、肝、膽、胰、腎臟等疾患引起的繼發性高脂血癥。患者共84例,男46例,女38例,其中伴高甘油三酯(TG)≥1.7mmol/L,但≤4.4mmol/L者42例。
1.2 方法 84例患者按序隨機分成3組:A組28例,服20mg洛伐他汀;B組28例,服30mg洛伐他汀;C組28例,服40mg洛伐他汀。3組均為臨睡前頓服,第4、8周復查血脂,第8周詳定療效。服藥前后測定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肌酸激酶、心電圖及體重指數。
高血壓病及
冠心病患者原用藥維持原狀。
1.3 療效判定 按衛生部藥物研究指導原則血脂調節劑療效判定標準,并經r檢驗處理。
2 結果
2.1 治療前數據比較 3組在年齡、性別、體重指數、血脂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治療前后3組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肌酸激酶、心電圖、體重指數對比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2.3 不良反應 3組共4例出現
便秘,2例出現肌酸激酶升高,但均小于正常的2倍。
2.4 治療前后TC、TG、LDL-C、HDL-C變化及療效比較 見表1,表2。
表1 治療前后3組血脂比較 (略)
表2 3組療效比較 (略)
3 討論
冠心病的防治中,降低血膽固醇和LDL-C為重要的治療手段[1]。洛伐他汀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常用藥,本文通過20mg、30mg、40mg三種劑量洛伐他汀治療高膽固醇血癥(部分為混合型高脂血癥),以探索副作用小療效滿意的臨床用量。
從表1、表2看,三種劑量20mg、30mg、40mg治療前后相比,T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總有效率分別為17.8%,32.1%和67.8%,且8周療效指數較4周時更滿意。而這三種劑量的副作用組間相比差異無顯著性,提示洛伐他汀劑量在一定的范圍內劑量越大降TC作用越強。且不伴隨內環境的改變。
表中結果顯示:20mg、30mg和40mg洛伐他汀對混合性高脂血癥者的降TG作用表現為:前二者治療后TG雖有所下降,但統計學上差異無顯著性(P>0.05),40mg洛伐他汀治療后,TG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提示對混合性高脂血癥40mg洛伐他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LDL-C的變化表明:三種劑量洛伐他汀均能使治療后的LDL-C水平降低(P<0.05),但只有40mg組的LDL-C達到我國提出的<2.60mmol/L[2],提示40mg洛伐他汀可較快地把LDL-C降至理想水平。
表中顯示,不同劑量洛伐他汀對HDL-C有不同程度升高,雖與治療前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表現出一種增高的趨勢。
本文資料表明:40mg的洛伐他汀有明顯的降LDL-C的作用,兼中度降TG作用;服藥時間8周左右效果滿意;對大于60周歲的老年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參考文獻:不同劑量的洛伐他汀治療老年高脂血癥的觀察,陳華壽,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6年第6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