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研究表明,內皮細胞損傷和內皮功能紊亂參與了AS形成過程,因此,保護內皮細胞既是預防AS形成也是預防粥樣斑塊破裂的關鍵之一[1]。大豆低聚糖(soy oligosaccharides,SOS)和大豆低聚肽(soy oligopeptides,SOP)是近年從大豆中提取的兩種生物活性物質[2,3]。SOS是存在于大豆中的可溶性糖分的總稱,主要成分為水蘇糖、棉子糖和蔗糖,而SOP是大豆蛋白經酶解而得的分子質量低于1 000的低分子肽。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SOS和SOP具有降血脂作用, 但有關SOS和SOP對血管活性物質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目前未見報道。本研究觀察了大豆SOS和SOP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血管活性物質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探討其調節血脂及抗AS的可能機制。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SOS由上海深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提供,總糖含量≥70%。SOP由山東中食都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提供,肽含量≥80%。膽固醇及豬膽鹽由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提供。6KetoPGF1a、TXB2測定試劑盒由解放軍總醫院東亞免疫研究所提供,NO試劑盒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產品。
1.2動物分組
選用第三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的清潔級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體質量190~210 g,實驗室環境下以基礎飼料適應性喂養1周,隨機分為5組,每組12只,即正常飼料對照組(normal diet control group,NCG)、高脂飼料對照組 (high fat diet control group, HCG)、高脂飼料+2%SOS組(HF diet+2%SOS group,SOS)、高脂飼料+3%SOP組(HF diet+3%SOP group,SOP)、高脂飼料+2%SOS+3%SOP復合組(HF diet+2%SOS +3%SOP group,SOSP)。NCG組予以基礎飼料,其余四組予以高脂飼料,其中SOS組高脂飼料中添加2%SOS,SOP組高脂飼料中添加3%SOP,SOSP組高脂飼料中添加2%SOS和3%SOP。大鼠單籠飼養,自由攝食與飲水,準確記錄攝食量,每兩周稱一次體重,實驗期為8周。動物室溫度為20~23 ℃,濕度為40%~60%。基礎飼料由第三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配制:豆餅20%、小麥粉19%、玉米粉15%、大米粉20%、麩皮15%、魚粉5%、骨粉3%、酵母1%、食鹽1%、魚肝油1%。高脂飼料配方:在基礎飼料中添加10%豬油、2%膽固醇和1%膽鹽。
1.3實驗方法
在實驗期末,禁食12 h后,經股靜脈取血,血樣分別置于5 ml離心管和5 ml肝素抗凝離心管中,室溫放置2 h,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制備血清和血漿,按試劑盒要求用酶法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TC、TG、LDLC、HDLC;用放射免疫法測定PGI2、TXA2,NO含量用硝酸還原酶法在721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全血粘度(viscosity of whole blood,WBV)采用重慶大學多維生物工程研究所的FASCO94A全自動血液粘度快速測定儀,以切變率γ1=200 s-1和γ1=2 s-1測定HWBV 和LWBV,血漿粘度(plasma specific viscosity,PSV)ηp用電子計算機自動分析的毛細管粘度計測定,紅細胞壓積(hematocrit,HCT)測定采用離心沉淀法,血液還原粘度(blood reduced viscosity,BRV)ηr按公式換算:ηr=(WBV-ηp)/ηp×HCT。
1.4統計學處理
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統計軟件SPSS 11.0 進行方差分析及t檢驗。
2結果
2.1SOS和SOP對大鼠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
實驗期間HCG組血漿PGI2、NO含量較NCG組明顯降低,而TXA2、TXA2/PGI2較NCG組明顯增高( P<0.05)。經SOS和SOP干預的各實驗組PGI2、NO含量較HCG組和NCG組都明顯增高,而血漿TXA2水平和TXA2/PGI2比值均顯著降低,以SOSP組復合干預最為顯著,尤其在升高NO和降低TXA2、TXA2/PGI2方面與其他兩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 (P<0.05)。(表1)
2.2SOS和SOP對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HCG組HWBV(γ1=200 s-1) 和LWBV(γ1=2 s-1)較 NCG組顯著增高(P<0.01)。而實驗各組HWBV和LWBV均較HCG組明顯降低 (P<0.01)。實驗組之間相比,SOP組HWBV顯著低于SOS組、SOSP組,SOSP組顯著低于SOS組;SOSP組LWBV顯著低于SOS組、SOP組,而SOP組顯著低于SOS組(P<0.01)(表2)。
HCG組的ηp、ηr、HCT顯著高于NCG組水平,與HCG組比較實驗各組ηp、ηr、HCT均明顯降低(P<0.01)。實驗組之間相比,SOP組、SOSP組ηp顯著低于SOS組 (P<0.01),而SOP組和SOSP組之間無差異;SOS組、SOSP組ηr顯著低于SOP組(P<0.01),而SOS組和SOSP組之間無差異;SOSP組HCT顯著低于SOS組、SOP組, SOP組顯著低于SOS組(P<0.01)。以SOSP組降低ηp、ηr和HCT效果最佳(表3)。表1SOS和SOP對大鼠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表2SOS和SOP對大鼠HWBV、LWBV的影響表3SOS和SOP對大鼠ηp、ηr、HCT的影響
3討論
血漿中高水平的LDL,尤其是氧化型LDL可使內皮細胞發生損傷,使致AS性脂蛋白易于進入動脈內膜下沉積,而內皮功能障礙會破壞內皮生成的血管舒張因子和血管收縮因子的平衡,導致血管舒縮異常[45]。已發現在不穩定斑塊表面的內皮細胞表達多種細胞黏附分子,使大量單核細胞及淋巴細胞進入粥樣斑塊,因此保護內皮細胞既是預防AS病變形成也是預防粥樣斑塊破裂的關鍵之一[6]。
內皮細胞活性物質TXA2和PGI2是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PGI2是強烈的血管舒張劑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具有抑制凝血和血栓形成等防治
冠心病作用,而TXA2是強烈的血管收縮劑和血小板聚集促進劑,其作用正好與PGI2相拮抗[7]。因此PGI2合成減少或TXA2合成過多與AS發生密切相關,而TXA2和PGI2平衡是維持正常血管功能及保護內皮細胞免受損傷的重要環節,也是防治CHD的重要途徑。有文獻報道,
高血脂能影響TXA2和PGI2代謝,升高TXA2/PGI2比值[8]。本實驗發現,給大鼠飼喂高脂膳食后,HCG組血漿TXA2含量和TXA2/PGI2較NCG組顯著升高,而PGI2含量顯著下降,說明高脂血癥能影響TXA2和PGI2的代謝,使TXA2合成過多而PGI2合成減少,導致血管功能異常,促進AS病變發生。而各實驗組尤其是聯合干預的SOSP組能顯著降低高脂血癥大鼠TXA2水平,增高PGI2血漿含量,從而明顯降低TXA2/PGI2比值。提示SOS和SOP能有效調節TXA2和PGI2之間的平衡,保護內皮細胞及減輕內皮功能障礙,減少血栓形成和維護正常的血管舒縮功能,起到抗AS和預防CHD作用。
功能不良的內皮細胞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合成分泌NO減少,使動脈的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障礙,引起AS早期病變[9]。本實驗中HCG組血漿NO含量較NCG組明顯減少,也說明了內皮源性NO生成減少導致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受損是高脂血癥引起的血管病變和AS的早期特征之一。另有研究表明[10],NO在生物體內作為一種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劑,可通過清除氧自由基來抑制脂質過氧化等作用;NO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單核細胞粘附作用,因此能預防AS性疾病的發生。本實驗結果顯示高脂膳食大鼠經SOS和SOP干預后,血漿NO含量明顯升高,達到NCG組水平,尤其以復合干預效果最為顯著,表明SOS和SOP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癥引起的NO不足及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反應下降,通過提高NO,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防止脂質過氧化,及減少單核細胞在內皮下粘附等作用有效預防AS性疾病的發生。
有研究顯示[11],高脂血癥時紅細胞膜中膽固醇含量增高,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而HWBV增大,并使紅細胞聚集性增加而LWBV增大;高脂血癥患者血漿大分子脂蛋白過多,使PSV、BRV增高。血液和血漿粘滯度的升高可損害微循環血流、在血液與內皮細胞界面發生切變應力異常、使血漿蛋白易與內皮細胞發生作用、增加血栓形成傾向,導致粥樣硬化性血栓形成。本實驗中,用高脂膳食喂飼大鼠后發現大鼠HWBV、LWBV、PSV、BRV以及HCT均較正常膳食大鼠顯著增高,而干預的各組均有明顯下降,說明SOS和SOP可通過提高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紅細胞的聚集性來改變血液的粘滯狀態,降低血液及血漿粘度,預防血中脂質在主動脈壁的沉積。脂質過氧化的中間產物自由基與最終分解產物丙二醛對細胞膜起損傷作用,影響膜的流動性和交換功能,使膜的脆性增大,變形性降低,紅細胞剛性增強,SOS和SOP可能通過抗脂質過氧化,減少自由基與MDA對細胞膜的損傷作用,從而維護紅細胞正常功能,改善高血脂狀態下血液流變學異常。
本實驗結果表明,三個實驗組不僅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清TC、TG、LDLC和升高HDLC水平,還能調節高脂血癥大鼠體內TXA2、PGI2、NO等血管內皮細胞活性物質生成,改善血液流變學異常,因此具有明顯的調節血脂紊亂,抗AS和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并以SOS和SOP聯合應用效果最佳,這為開發大豆低聚糖和多肽復合物在心血管保健品方面提供了資料。(參考來源:大豆低聚糖和低聚肽對高脂血癥大鼠血管活性物質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謝莎麗,局解手術學雜志2007年第16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