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硫唑嘌啉片(依木蘭片),通用名為硫唑嘌啉,是巰嘌呤的衍生物,在體內轉變為巰嘌呤而發揮抗腫瘤作用。同時,硫唑嘌啉也是一種免疫抑制劑,是6-硫基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硫唑嘌啉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白血病。
導讀:硫唑嘌啉片(
依木蘭片),通用名為硫唑嘌啉,是巰嘌呤的衍生物,在體內轉變為巰嘌呤而發揮抗
腫瘤作用。同時,硫唑嘌啉也是一種免疫抑制劑,是6-硫基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硫唑嘌啉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
白血病。
白血病小常識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積聚并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同時使正常造血受抑制,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潤癥狀。根據國外統計,白血病約占腫瘤總發病率的3%左右,是兒童和青年中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根據白血病細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將白血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祖細胞來源的惡性克隆性血液系統疾病。臨床以感染、出血、貧血和髓外組織器官浸潤為主要表現,其病情進展迅速,自然病程僅有數周至數月;慢性白血病的特征是有功能的已分化成熟細胞過度增生,因此慢性白血應是一種由于信號傳導不良或細胞增殖失控所至的疾患,而非成熟障礙所至。
硫唑嘌啉的藥理毒理作用
硫唑嘌啉為細胞代謝抑制劑,是巰嘌呤的衍生物,在體內轉變為巰嘌呤而發揮抗腫瘤作用。硫唑嘌啉也是一種免疫抑制劑,為6-硫基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產生烷基化作用阻斷SH組群,抑制核酸的生物合成,防止細胞的增生,并可引起DNA的損害。動物實驗證實,本藥可使胸腺、脾內DNA、RNA減少,影響DNA、RNA,以及蛋白質的合成,主要抑制T-淋巴細胞而影響免疫,所以可抑制遲發過敏反應,
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
藥理實驗表明,硫唑嘌啉能抑制Friend白血病,抑制病毒對小鼠的感染,使脾臟腫大得到抑制,使脾臟及血漿內病毒滴度下降。大鼠長期腹腔注射本品達4~5個月時出現體重下降、嚴重貧血和網織細胞增加。家兔于妊娠早期給予本藥,可引起畸胎,主要是肢體發育受到影響。可通過對RNA代謝的干擾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若小劑量長期存在于培養基中,可抑制致敏的淋巴細胞在體外的殺傷細胞作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硫唑嘌啉片在體內幾乎全部轉變成6-巰基嘌呤而起作用。由于其轉變過程較慢,因而發揮作用緩慢。因此,硫唑嘌啉的療效需于治療數周或數月后才出現。詳情請咨詢您的主治醫生或指導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