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病人的常見癥狀就是出現吞咽困難,造成進食的不便,且這種吞咽困難常是呈進行性加重的,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是在進干燥食物的時候有哽咽感,加重后,可能發展到進軟食、半流食都比較困難,甚至出現喝水都比較困難。無法順利進食使得病人的營養狀況越來越差,最后導致惡液質。及時而有效的進食,補充營養,是食道癌病人必須要認真對待的一件事情。食道癌病人如何調理飲食呢?
1、在食道癌病人經確診但吞咽困難癥狀還不嚴重時,要抓緊時間給病人補充營養,飲食以營養價值高,以消化吸收為主,為病人接受后續治療打下基
2、出現梗噎感的食道癌病人要避免強行吞咽,以免刺激局部癌組織出血、擴散、轉移和刺痛。可酌情改為流食或半流食,既保證營養的攝入,又避免對局部的癌組織造成不良刺激。
3、食物以溫食為好。避免進食冷的流食食道的狹窄部位常對冷食刺激十分明顯,容易引起食道痙攣,發生惡心嘔吐、疼痛和脹麻等感覺,所以放置較長時間的冷的面條、牛奶、蛋湯最好熱一下,或不喝為好。
4、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樣會引起食道痙攣,使病人產生不適,所以食道癌病人要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5、對于完全無法進食的食道癌病人,需要采取靜脈營養輸注的方式維持體力。
眾所周知,食道癌的發生于患者平時的飲食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在食道癌的治療過程中,飲食對治療的輔助作用也至關重要,因此,患者要對此多加注意。不過很多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之后,就開始對飲食掉以輕心,往往會造成治療前功盡棄,因此對于食道癌的術后飲食我們同樣要多加關注。
首先,患者在手術之后在1—3天之內應該應禁食,為胃腸減壓,于此同時主要靠靜脈滴注葡萄糖、生理鹽水、脂肪乳、氨基酸、維生素等藥物維持營養。待手術后第3—4天,病人排氣后,可以拔除胃管,進食流質,包括水、果汁、牛奶、菜湯等富含天然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其次,患者在術后7天左右,即可根據食欲進食流質飲食,并可加入半流質食物,如大米粥、麥片粥、爛面條等,同時也應注意少食多餐,以免一次進食過多,胸腔內胃擴張,影響吻合口愈合及壓迫心、肺,產生不適癥狀,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最后專家指出患者之治療2周后,才可以進食軟米飯、蔬菜,注意細嚼慢咽。手術后1個月,如果沒有出現并發癥表現,可正常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