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武漢)的一項研究探討了端粒酶抑制劑對動物在體
腫瘤的治療價值及端粒酶抑制劑能否增加化療藥物的治療效果。
應用端粒酶抑制劑[齊多夫啶(AZT)/(kg•d)]聯(lián)合化療藥5-氟尿嘧啶(5-Fu)治療BALB/c小鼠移植性
胃癌(SGC-7901),觀察其對抑瘤率、腫瘤端粒酶的表達及其腫瘤細胞凋亡的影響。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5-Fu、AZT、5-Fu+AZT抑瘤率分別為11.65%、28.15%、42.75%,5-Fu、AZT均能抑制腫瘤生長(P<0.05),并且AZT與5-Fu聯(lián)用明顯優(yōu)于兩者單獨使用(P<0.05)。末端標記法檢測腫瘤細胞凋亡指數(shù)分別為(7.17±0.34)%、(19.35±1.23)%、(23.49±2.41)%,流式細胞分析示其凋亡率分別為(9.38±3.16)%、(17.34±2.04)%、(25.74±1.07)%。腫瘤端粒酶活性檢測顯示各組端粒酶陽性率分別為42.75%、37.50%、12.50%,與對照組87.50%對比,5-Fu、AZT均有減少腫瘤端粒酶活性的作用(P<0.05),且AZT與5-Fu具有協(xié)同作用。
該研究表明,5-Fu及AZT均能抑制小鼠胃癌SGC7901細胞的生長及降低其端粒酶活性、誘導細胞凋亡,AZT與5-Fu聯(lián)用有相加作用,抑制端粒酶活性是
癌癥治療的一個新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