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MRI所示,左側為厄洛替尼治療前,中間白色部位為膠質母細胞瘤,右側為治療后。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穆爾斯癌癥中心,與波士頓和韓國的科學家進行合作,他們確定了一個新的基因突變,可以造成至少一種類型的膠質母細胞瘤(GBM),該基因突變造成的GBM對靶向EGFR的藥物反應良好。研究結果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志網絡版上。[Cancer Res. 2011 Oct 14. [Epub ahead of print]]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用于治療其他癌癥的兩種藥物可以有效的延長患有特定類型膠質母細胞瘤的小鼠的生命。對于患有類似腫瘤的病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在美國每年有9000多個新病例被診斷出來,而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有限的。腫瘤具有侵略性,對目前的治療方法例如手術、放化療等具有抵抗性,新診斷的GBM患者的中位存活期只有14個月。
過去研究發現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GBM常見的基因改變,盡管改變的原因尚且未知。研究團隊由 波士頓的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領頭,分析GBM的基因數據庫,最終確定是EGFR羧基端結構域(CTD)外顯子27缺失。研究人員隨后測定一系列靶向EGFR的藥物:單克隆抗體西妥昔單抗和小分子抑制劑厄洛替尼。
西妥昔單抗目前已被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厄洛替尼用于治療肺癌和胰腺癌。研究發現,這兩種藥物科有效的削弱致癌性EGFR CTD缺失突變小鼠的腫瘤形成能力,尤其是西妥昔單抗可有效延長存活率。
然而,這兩種藥物也不能算完全成功,因為它們不是對所有病人都有效,而且還有一些不良反應,例如皮疹和腹瀉。不過Santosh Kesari博士說,這項新研究為GBM病人指出了更具選擇性、更有效的藥物。
在過去,我們對腦腫瘤患者使用這些藥物時反應很小,我們現在針對的是CTD突變的腦腫瘤,對EGFR靶向藥物的反應最強。如果我們早就知道這一點,我們已經能夠篩選出對這些藥物反應最好的病人群。我們準備開展一個前瞻性臨床試驗來證明上述結論,只挑選哪些上述突變的病人去治療他們。這種類型的研究讓我們在確認基因亞型、做更好的標志物為基礎的臨床試驗、對腦腫瘤病人個體化治療上又近了一步。(來源:ScienceDaily.2011.11.18)
腦腫瘤如何治療?腦腫瘤的治療藥物有:貞芪扶正顆粒、西黃丸、十一味參芪膠囊等。
詳情請致電我們的客服垂詢:400-101-6868。如需購買RX,可到臨近門店。
上海3家分店地址分別為:上海市徐匯區虹橋路808號(距離地鐵虹橋路站400米),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2875號102-1室(靠近成 山路),上海靜安區。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腦腫瘤早期癥狀并不是那么的明顯,因此,患者很那發現,提醒大家:在平時要多多做好預防工作,一旦發現異常,要去醫院進行診斷,若您還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可在線咨詢專家,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