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直腸癌是一種難以治療的疾病,下面的文章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有關直腸癌的主要癥狀以及治療方法的介紹,同時也給大家說明一些直腸癌術后飲食要注意的事項。
直腸癌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疾病,主要的癥狀是:1、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常以血便為突出表現,或有痢疾樣膿血便、里急后重,系因結腸下段或直腸癌腫糜爛壞死造成。有時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大便形狀變細,則由大腸遠端癌腫引起的腸腔狹窄所致。2、腹痛:癌腫常有糜爛、壞死與繼發感染,而使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腸曲痙攣,多可引起不同性質與程度的腹痛,一般見于右側直腸癌,表現為右腹鈍痛,或同時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胃結腸反射加強,可出現餐后腹痛。3、腹部腫塊:腫塊質堅硬,大小不等,表面呈結節感,一般可以推動,到后期則固定不移,合并繼發感染時可有壓痛。癌腫多見于右側腹,是右側直腸癌的表現之一,腫塊位置的高低取決于癌腫的部位,盲腸、升結腸、結腸肝曲癌的腫塊分別位于右下、右中、右上腹,橫
結腸癌的腫塊可在臍周捫到。腹部腫塊提示為體積較大的息肉型癌腫或已有腸周圍器官轉移。4、直腸病變:直腸指診可捫及腸腔內菜花狀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心凹陷的潰瘍,或腸腔環狀狹窄,指套常染有膿血。直腸癌位于直腸者約占半數,而絕大部分直腸癌可在直腸指診時觸及,所以,直腸指診是早期發現直腸癌的重要檢查手段,不可忽視。
對于直腸癌的治療,在醫學上主要的方法是
結直腸癌的手術治療,一方面要提高保肛率,一方面要盡量保留盆腔自主神經,規范化的手術是適用的,也是必須遵循的。對早期結直腸癌強調行根治性局部切除,縮小手術范圍,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對進展期結直腸癌,強調行根治性徹底切除,同時注意在不影響根治的前提下盡量保留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強調行包括姑息性切除在內的綜合治療,延長生命,改善生存質量。
在治療直腸癌的同時,對于直腸癌術后飲食的要求要注意:直腸癌患者腸切除術后的飲食應選擇低纖維、低乳糖、低脂肪、高蛋白飲食的食物,需要做到少食多餐、減葷增素、均衡飲食、循序漸進的原則。需要禁食三到四天,等到腸蠕動恢復后,方可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面條、稀飯、餛飩等富含蛋白質、低纖維素的半流質食物宜選在一周后進食。
兩周后可進食易消化的少渣普食,禁食粗糧及纖維多的蔬菜,如芹菜等,以減輕腸道負擔。直腸癌術后患者出院后宜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均衡飲食,生活飲食規律,平時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煎炸、腌制食物,禁忌煙酒,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以下這些食物,經歷過直腸癌術后的患者最好避免食用:對腸道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冷飲、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食物;含酒精類飲料最好別喝。
以上的內容僅是參考,由于藥物的使用以及病情的不同性,在使用藥物之前請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