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索拉非尼主要用于治療胃腸道基質腫瘤和轉移性腎細胞癌,經臨床驗證,自體CIK細胞及DC聯合索拉非尼治療轉移性腎癌患者療效尚可,毒副反應可耐受。
索拉非尼用于治療對標準療法沒有響應或不能耐受之胃腸道基質腫瘤和轉移性腎細胞癌。能選擇性地靶向某些蛋白的受體,后者被認為在腫瘤生長過程中起著一種分子開關樣的作用。它的上述適應證已在美國獲得了FDA授予的“快通道”審批地位。經臨床驗證,自體CIK細胞及DC聯合索拉非尼治療轉移性腎癌患者療效尚可,毒副反應可耐受。
目的觀察轉移性腎細胞癌(mRCC)患者行自體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細胞)及樹突狀細胞(DC)聯合索拉非尼治療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用患者自體外周血進行CIK細胞及DC細胞擴增,并應用流式細胞術檢測其CIK、DC-CIK表型,然后采取靜脈回輸方法,對mRCC患者進行自體CIK細胞及DC細胞聯合索拉非尼治療。
結果26患者中,完全緩解1例,部分緩解4例,疾病穩定17例,疾病進展4例,疾病控制率72.7%;客觀有效率19.2%。中位生存時間為25個月,中位無進展時間14個月。索拉非尼主要不良反應為皮疹、腹瀉、發熱、乏力、流感樣癥狀、厭食、體質量下降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等。參照預后分層模型MSKCC危險因素評分,低危組的RR高于高危組(P〈0.05),低、中、高危組的中位生存時問有統計學差異(P=0.000)。
結論自體CIK細胞及DC聯合索拉非尼治療mRCC患者療效尚可,毒副反應可耐受。(引自:《白體CIK細胞及DC細胞聯合索拉非尼治療轉移性腎癌的療效與安全性》。李建旺,黃春珍,李建華,彭大為。山東醫藥,2012年 第1期)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索拉非尼引起的常見不良事件包括皮疹、腹瀉、血壓升高,以及手掌或足底部發紅、疼痛、腫脹或出現水皰。在臨床試驗中,最常見的與治療有關的不良事件有腹瀉、皮疹/脫屑、疲勞、手足部皮膚反應、脫發、惡心、嘔吐、瘙癢、高血壓和食欲減退。
如果您在服用索拉非尼期間有任何不適或疑問,請及時致電百濟藥師,400-101-6868,這有逾百位專科藥師為您提供免費的全程用藥指導與日常護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