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腎癌又稱腎細胞癌,起源于腎小管上皮細胞,可發(fā)生于腎實質的任何部位,少數(shù)侵及全腎。腎癌的病因未明,但有資料顯示其發(fā)病與吸煙、解熱鎮(zhèn)痛藥物、激素、病毒、射線、咖啡、鎘、釷等有關,另有些職業(yè)如石油、皮革、石棉等產(chǎn)業(yè)工人患病率高。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效果不理想,而目前已有多種分子靶向藥物應用于腎癌,使得該病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
藥物治療——
腎癌
靶向治療藥聯(lián)合IFN-α治療腎細胞癌的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
馬建輝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2007-11-8
二十世紀80年代起,IFN-α一直被作為轉移性腎細胞癌(MRCC)的一線治療藥物。2005年Coppin等對以MRCC患者為研究對象的52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免疫治療組、化療組以及安慰劑組近期緩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別為12.9%、2.5%和4.3%,13.7個月、9.5個月和15.3個月。IFN-α+IL-2可提高對MRCC治療的有效率,但生存期與單獨應用干擾素相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而IFN-α聯(lián)合5-FU、長春花堿、13-CRA等生物化療方案與單獨IFN-α方案相比,有效率也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Coppin等認為,緩解率不是MRCC患者生存時間的有效替代指標,盡管細胞因子治療MRCC有部分療效,但與安慰劑組相比中位生存期并沒有明顯差異。
這一分析的結果動搖了IFN-α治療MRCC的地位,在2007年NCCN的《腎細胞癌診治指南》中將IFN-α調整為MRCC的二線治療藥物,而EAU的《腎細胞癌診治指南》中則是將IFN-α的適應范圍限定為Motzer評分為低危險因素的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2007年ASCO大會上報道的幾個關于抗VEGF靶向治療藥聯(lián)合IFN-α治療MRCC的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模式及良好的應用前景。
百濟新特連鎖藥業(yè)是一家經(jīng)營和管理重大慢性疾病用藥的連鎖專科藥房,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漆t(yī)藥連鎖企業(yè)。藥房擁有400多種腫瘤類藥品,囊括
肺癌、
肝癌、
胃癌、
前列腺癌、
乳腺癌、
結直腸癌等主流新特藥品,專業(yè)的網(wǎng)站為您提供腫瘤相關信息,包括腫瘤癥狀,腫瘤的治療以及腫瘤患者的生活調理等?头行挠蓴(shù)十位資深藥師組成,依托400免費電話,以科學客觀的態(tài)度介紹藥品,為全國顧客提供更便捷、更專業(yè)的藥品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