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惡性腫瘤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骨轉移,有20%~75%的晚期實體性腫瘤發(fā)生骨轉移。唑來膦酸注射液,惡性腫瘤溶骨性骨轉移引起的骨痛。
骨轉移癌引起的骨痛、病理性
骨折、高鈣血癥、脊髓壓迫以及相關治療帶來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獨立生活能力。唑來膦酸作為第三代雙膦酸鹽藥物的代表,其作用強度更高,使用劑量更小,療效更持久,腎臟安全性好,不良作用更低。
唑來膦酸是一種特異性地作用于骨的二磷酸化合物,它能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導致的骨吸收。二磷酸化合物對骨組織選擇性作用依賴于其對礦化骨的高親和性作用的分子機理還不清楚。長期動物研究表明,唑來膦酸可抑制骨吸收,但對骨的形成、骨的礦化及力學特性沒有不良影響,在初始24小時內(nèi),給藥量的44±18%排泄到尿中,其余的主要滯留在骨組織中。唑來膦酸與血細胞沒有親和性,與血漿蛋白的結合性也較低(大約為22%),而且不依賴于唑來膦酸的濃度,將注射時間從5分鐘增加到15分鐘,在注射結束時,唑來膦酸濃度降低了30%,但對AUC沒有影響。
唑來膦酸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時發(fā)熱,其他不良反應主要包括:
全身反應:乏力、胸痛、腿浮腫、
結膜炎;
消化系統(tǒng):惡心、嘔吐、
便秘、腹瀉、腹痛、吞咽困難、厭食;
心腦血管系統(tǒng):
低血壓;
血液和淋巴系統(tǒng):貧血,低鉀血癥,低鎂血癥,低磷血癥,低鈣血癥,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
肌肉與骨骼:骨痛,關節(jié),肌肉痛;
腎臟:血清中肌酸酐值升高(與給藥的時間有關);
神經(jīng)系統(tǒng):
失眠,焦慮,興奮,頭痛,嗜眠;
呼吸系統(tǒng):呼吸困難,咳嗽,胸腔積液;
感染:
泌尿系統(tǒng)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代謝系統(tǒng):厭食,體重下降,脫水;
其他:流感樣癥狀,注射部位紅腫,皮疹,搔癢等。
唑來膦酸的毒副反應多為輕度和一過性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會在24~48小時內(nèi)自動消退。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首次使用
唑來膦酸注射液時應密切監(jiān)測血清中鈣、磷、鎂以及血清肌酸酐的水平,如出現(xiàn)血清中鈣、磷和鎂的含量過低,應給予必要的補充治療。在治療和用藥上有任何疑難,歡迎撥打4001016868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