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跟朋友聚餐的時候,認識了一位研究生一年級的師妹,但在不久之前卻得知她在8月因為肝癌離世。年僅二十三歲的小女孩,從4月確診肝癌到8月離世,短短4個月的時間,年輕生命就被無情剝奪,癌癥找上了年輕一代,我們不得不對生命一直抱有敬畏之心。
肝癌被稱為癌種之王,不但是因為肝癌的病情兇猛,更是因為目前在臨床上能治療肝癌的藥物少之又少。但是,因為肝癌的發病因素眾多,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黃曲霉素、飲水污染、遺傳酗酒等都是引發肝癌的因素;但是因為我國肝病人群眾多,而且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比較凸顯,因此我國每年的肝癌發病人群在不但攀升。
基于我國每年肝癌新發病例人群數不斷增高,如何早期發現肝癌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我們都十分清楚,肝癌早期發病隱匿,一般難于發現。因此大家只能先對肝癌的早期癥狀有一個全的了解,如在生活當中發現了這些癥狀,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才能增加早期肝癌被發現的概率。
早期肝癌比較難發現,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肝癌早期并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而且肝癌一旦出現,肝癌的發展進程很快。所以,肝癌病人往往到了腫瘤較大或者肝功能受到損害時才因為一些特殊癥狀才會到醫院進行檢查;但是,這個時候往往已經錯失了良好的治療時機。因此,肝癌要做到早期發現是不容忽視的。
對于肝癌的高危人群來說,我們是建議40歲以上,有肝癌家族史者、慢性肝炎、經常酗酒以肝硬化這些人群,是應該每半年做一次肝臟檢測的。就目前的臨床檢查手段來講,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都可以有效排查早期肝癌。
一般來說,肝癌病人的自然病程大約只有兩年的時間,而肝癌的癥狀大多數都在在最后半年的時間出現。但是,在肝癌癥狀出現之前的八個月的時間內,有一些肝癌病人的血清AFP就已經出現陽性。所以,肝癌的高危人群如果能夠定期檢查AFP,就有很大的概率能在早期發現肝癌。
肝癌發展迅速,因為我們是就肝癌的高危人群理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盡量能在早期發現癌癥的發生,盡早進行治療,為病人爭取更好的治療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