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學治療
1.單一化療
①苯丁酸氮芥為首選藥物,效果最好,緩解率50~98%,成人一般劑量為0.08~0.1mg/kg d,當血象低于正常值時應停用。須維持治療者,劑量宜調節在0.04~0.08mg/(kg d),直至緩解。文獻也主張應用間歇大劑量苯丁酸氮芥0.4~0.8mg/(kg d),連服4天,間歇4~6周,作為誘導緩解,可能較小劑量為佳,但應警惕骨髓毒性反應。
②環磷酰胺與苯丁酸氮芥療效相仿,常用于苯丙酸氮芥不敏感,病情較重,幼淋巴細胞較多或血小板減少者。常用劑量1~3mg/(kg d),口服或20mg/kg,靜注,每2~3周一次。
③氟噠拉濱單磷酸鹽(fludarabinemonophosphate),作用機制與干擾腺甙核甙酸代謝有關,對進展型慢淋半數有效,可按25~30mg/(m2 d),5天,靜滴,每間歇4周重復療程。
④2-氯脫氧腺苷(2-chlorooxyadenosine),按0.05~0.2mg/kg d 7,持續靜滴,有效率55%。⑤脫氧肋間型霉素(Deoxycoformycin)25%患者有效,對B-慢淋,4mg/m2每周或每2周靜注;對頑固性T-慢淋可5~19mg/(m2 d),3~5天,靜注。 并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對烷化劑有抗藥性者為應用潑尼松的指征,能特異性溶解慢淋淋巴細胞,常用劑量為20~60mg/d,見效后可用間歇維持,每周服2日,40~60mg/d,一般不主張長期應用。也有主張應用短程(5天)潑尼松較多量(80mg/d)方案,作為與苯丁酸氮芥的聯合治療。
2.聯合化療 可試采用多發性骨髓瘤M2方案,完全緩解為15%。Liepmen(1978)等應用抗淋巴瘤的cop治療36例慢淋,完全緩解16例,中數生存期超過2年;CHOP方案治療C期慢淋患者,有效率也可達50~70%,劑量方法參見有關疾病。
(二)放射治療
有明顯淋巴結腫大(包括縱隔或巨脾者)可考慮采用局部照射,以緩解壓迫癥狀。Sparr等(1974)應用胸腺照射治療22例,完全緩解11例,部分緩解7例。Heilmann(1978)應用體外血細胞照射治療12例,見B淋巴細胞數明顯降低,而T淋巴細胞無改變,但需要特殊設備。放射性32P僅對化療無效者考慮采用,劑量應小于其他類型白血病,每次1~2mci(3.7 107~7.4 107Bq),每周1~2次。
(三)其他治療
有低γ球蛋白血癥而反復感染者可定期靜注丙種球蛋白。經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或脾區放射治療無效時,可考慮脾切除術。淋巴細胞明顯積聚增多者,采用淋巴細胞分離可能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