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
潰瘍性結腸炎(UC)內科治療中生物療法占10% ~ 20%,免疫抑制劑療法占20 % ~ 40%,激素療法占50 % ~70%。而在激素治療中,1/3 重癥UC 患者激素治療無效。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錢家鳴教授就重癥UC 患者的治療選擇策略進行了詳細講述。并表示,醫生及患者應在充分了解內外科治療的優點與風險后謹慎選擇治療方案。
內科治療:短期療效較好
重癥UC 內科治療具有保留結腸、保留生育功能的優點,但同時醫療費用高、存在藥物相關副作用。常用的藥物包括
環孢素A(CsA)、抗TNF-α 抗體(如
類克)、
他克莫司等。
CsA 靜脈使用2 mg/(kg·d)療程與4 mg/(kg·d)的療程相似,不良反應發生降低。但其有效率為78%,長期療效不肯定,似乎不能降低手術率。靜脈起效中位時間為4 ~5 天。
類克短期誘導難治性重癥UC 患者緩解療效較好。長期維持緩解的臨床研究較少,療效不肯定。對類克過敏、活動性感染、脫髓鞘疾病、重度充血性心衰患者、合并或新近
腫瘤病史患者不應使用。
他克莫司現有臨床研究他克莫司治療難治性UC 的劑量為0.01~0.02 mg/(kg·d)靜脈滴注,或0.1~0.2 mg/(kg·d)口服。靜脈治療多是維持數周的短期治療,口服治療維持時間從數月到2 年不等。有研究顯示他克莫司的短期及中長期使用均有良好療效,且患者耐受及安全性良好。
外科治療:有“治愈”患者的優勢
外科手術具有能夠“治愈”UC患者、消除結腸惡變的優勢,但存在圍手術期及術后并發癥風險。30% 的重癥UC 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外科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全結腸或次全結腸切除回腸末端造口(TC/STC—IL)具有簡單安全、恢復迅速、保留直腸、避免盆腔神經臟器的損傷、保留再次手術重建消化道的機會等優點。但并發大出血者應行直腸切除術避免殘留直腸出血。適用于急診手術。
全結直腸切除回腸末端永久性造口(TPC-IL)具有切除病變部位、徹底治愈UC 的優點。但可改變正常排便通道、造成生活不便及精神負擔、僅適用于高齡、肛門括約肌功能不全、營養狀況極差或伴有遠端
直腸癌的患者。
來源:醫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