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蘭索拉唑片是一種適用于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佐-艾(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胃泌素瘤)的白色腸溶片,蘭索拉唑片除去腸溶衣后顯白色或類白色。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怎么治療?蘭索拉唑片的主要成份為蘭索拉唑,是目前適用于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且能取得良好療效的藥物之一。在治療中,蘭索拉唑片治療胃潰瘍的時候,通常成人每日一次,口服蘭索拉唑30mg,連續服用6~8周;蘭索拉唑片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時候,通常成人每日一次,口服蘭索拉唑15mg~30mg。
胃、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常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吸煙、酗酒、某些藥物的不良作用誘發。中醫認為本病不單純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與肝臟有密切關系,臨床多見肝胃不和,脾胃虛寒和脾虛肝郁等癥型,食療是一項十分主要的措施。
蘭索拉唑片為新型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它作用于胃壁細胞的H+-K+-ATP酶,使壁細胞的H+不能轉運到胃中去,以致胃液中胃酸量大為減少,臨床上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佐-艾(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胃泌素瘤)的治療,療效顯著,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
那么,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在使用蘭索拉唑片的時候,蘭索拉唑片是否會殘留在體內呢?對于這個問題,蘭索拉唑片說明書已經明確指出:蘭索拉唑片口服后1小時左右可在血中檢出,達峰時間為3.6小時,吸收相半衰期為1.3小時,消除相半衰期為2.1小時。蘭索拉唑片從小腸吸收經門脈而廣泛分布于以胃壁和小腸壁為中心的各組織中。蘭索拉唑片主要在肝臟被代謝,大多經膽汁于糞中排泄。原型藥及其代謝物在體內無蓄積。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曾有報告指出,在動物實驗中蘭索拉唑片會轉移到乳汁中。所以蘭索拉唑片不適合用于正在哺乳中的婦女。如不得已需服藥時,應避免哺乳。如對蘭索拉唑片的
用藥指導存在疑問,詳情可咨詢百濟藥師,請致電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