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 淋巴瘤和
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
癌癥研究機構(WHO/IARC) 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 幽門螺桿菌具、糞便等途徑傳染。
泮托拉唑與其它抗菌藥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伍用能夠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能有效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
一、作用機理:
不可逆質子泵抑制劑,減少胃酸分泌。在胃壁細胞的酸性環境下被激活為環次磺胺,再特異性地與質子泵(即HtK+-ATP酶)上的巰基以共價鍵結合,使其喪失泌酸功能。泮托拉唑是繼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后的新一代質子泵抑制劑(PPI) ,屬二烷氧基吡啶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其作用機制同奧美拉唑。泮托拉唑在酸性環境下會被很快激活,且只與位于質子泵質子通道上的半胱氨酸序列(813 和822) 結合,而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還分別與質子通道外與抑酸作用無關的半胱氨酸序列(892 和823) 結合,因此,泮托拉唑具有良好的靶位專一性和對酸的穩定性,可選擇性、非競爭地抑制壁細胞膜中的質子泵H+ , K+ - ATP 酶,從而阻斷酸分泌的終末步驟,產生強力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發生止血作用。不易發生藥物代謝酶系的競爭性作用,且不影響肝細胞色素P450 酶的活性,藥物間相互作用少,肝、腎功能不全者無需調整劑量。
二、用法及用量:
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的聯合療法 本藥40mg 一日二次+阿莫西林1g 一日二次+克拉霉素500 mg 一日二次;或本藥 40mg 一日二次+甲硝唑 500 mg 一日二次+克拉霉素 500mg 一日二次;或本藥 40mg 一日二次+阿莫西林1g 一日二次+甲硝唑 500mg 一日二次,一般持續7天。其它十二指腸、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40mg 一日一次。個別病例,特別在其它治療方法無效的情況下,可將劑量加倍。腎功能受損和老年患者 劑量不宜超過40mg/日。嚴重肝衰竭的患者 40mg,隔日1次。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要注意泮托拉唑的不良反應,偶爾引起頭痛和腹瀉。極少引起惡心、上腹痛、腹脹、皮疹、皮膚瘙癢及頭暈。個別病例出現水腫、發熱和一過性視力障礙(視物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