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
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疾病之一[1]。近年來通過常規的飲食調整,口服藥止瀉、口服或靜脈補液、控制感染、微生態療法等綜合治療,本病的治療效果有所提高,病死率明顯降低。但本病有多病原、多因素致病的特點,患病嬰幼兒口服藥及輸液治療等均較成人困難,致使一部分患兒治療效果仍不滿意,病因復雜的甚至形成遷延、慢性腹瀉,病程達數周至數月,其嚴重影響了小兒的營養狀況及生長發育。為解決此問題,我院兒科于2006年7月至今采用黃連素、地塞米松、山莨菪堿及利多卡因聯合保留灌腸佐治小兒腹瀉,療效顯著。現將應用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兒科2006年7月至今在常規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了黃連素、地塞米松、山莨菪堿及利多卡因保留灌腸佐治小兒腹瀉60例病例作為治療組,隨機抽取我院兒科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以飲食調整,口服藥止瀉,口服或靜脈補液,控制感染,微生態療法等常規綜合治療的小兒腹瀉病例60例作為對照組。菌痢、傷寒、腸結核等腸道烈性傳染病及全身疾病引起的腹瀉不作本次分析病例。兩組病例均符合第7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的小兒腹瀉診斷標準[2]。治療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2個月~1歲26例,1~3歲15例,3~6歲9例。急性腹瀉49例,遷延性腹瀉9例,慢性腹瀉2例。對照組60例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2個月~1歲20例,1~3歲21例,3~6歲10例。急性腹瀉51例,遷延性腹瀉8例,慢性腹瀉1例。兩組病例的發病時間、年齡、性別、院前時間、伴隨癥狀及大便常規檢查等均無顯著差異性,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給予飲食調整,口服藥止瀉,口服或靜脈補液,控制感染,微生態療法、對癥等常規綜合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了研成粉劑的黃連素片、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及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聯合灌腸。黃連素10~15 mg/kg溶于10~15 ml生理鹽水或滅菌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地塞米松0.3 mg/kg、山莨菪堿0.2 mg/kg及2%鹽酸利多卡因2~3 mg/kg配成灌腸混合液。患兒取左側臥位,臀部抬高10 cm,用20 ml空針吸入,灌腸前先排便,將肛管(用靜脈輸液針剪去針的軟管代替)前端用石蠟油潤滑后從肛門輕輕插入10~15 cm,緩慢注入灌腸混合液后捏住肛管口回抽10 ml空氣注入,使藥物完全到達腸腔,反折肛管緩慢拔出,使藥液保留至少30 min,每日2次。
1.3 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3]。顯效:為治療72 h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 糞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消失;無效:治療72 h糞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兩組患兒均于治療滿3天復查。
2 結果
2.1 兩組病例治療結果比較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0%),經χ2檢驗兩組總有效率有顯著性差異(χ2值=4.62,P<0.05)。治療組顯效率(68.3%)明顯高于對照組顯效率(43.3%),經χ2檢驗兩組顯效率有極顯著性差異(χ2值=7.60,P<0.01)。
2.2 兩組治療遷延、慢性腹瀉結果比較 見表2。治療組治療遷延、慢性腹瀉的有效率(72.7%)高于對照組(11.1%),經χ2檢驗兩組有效率有極顯著性差異(χ2值=7.59,P<0.01)。表1 兩組病例治療結果 表2 兩組病例治療遷延、慢性腹瀉結果注:χ2=7.59,P=<0.01
2.3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見特殊不良反應。
3 討論
黃連素有廣譜抗菌作用,可治療感染性腹瀉,對分泌性腹瀉有良好效果,對滲出性炎癥性腹瀉也有效[4],但黃連素因其味苦易誘發嘔吐,使其在小兒中的應用受到限制。黃連素制成粉劑保留灌腸,直接作用于腸黏膜,充分發揮抑菌作用,大大提高療效。山莨菪堿能明顯松弛胃腸道平滑肌和解除微血管痙攣,還有抑制腺體分泌和鎮痛作用,起到了止瀉,并減少了患兒哭鬧不安的發生率,增加了腸壁血循環,從而間接地抑制病毒、細菌的繁殖。地塞米松具有較強抗炎作用,能減輕炎性反應,減少滲出。鹽酸利多卡因能穩定腸黏膜的跨膜電位,可阻斷炎癥時腸道植物神經的紊亂狀態,緩解平滑肌痙攣,減輕腹痛。從理論上講,保留灌腸治療組的藥物配方是合理的,沒有配伍禁忌,經腸道給藥可減少不良反應。從治療結果分析,黃連素、地塞米松、山莨菪堿及利多卡因保留灌腸佐治小兒腹瀉的總療效及顯效率均優于常規綜合治療組,對遷延、慢性腹瀉的治療效果也有提高。另外治療中沒有發現嚴重不良反應。因此,我們認為黃連素、地塞米松、山莨菪堿及利多卡因聯合保留灌腸佐治小兒腹瀉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且其副作用少,花費低,操作簡單,易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參考來源:黃連素、地塞米松、山莨菪堿及利多卡因聯合保留灌腸佐治小兒腹瀉療效分析,楊云,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2009年第6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