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幽門螺桿菌(HP)陽性并消化道出血的消化性潰瘍患者198例(治療組)用洛賽克和阿莫西林治療,另132例(對照組)用雷尼替丁和阿莫西林治療,并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病例選擇:全部病歷均有活動性上消化道出血、嘔血及/或黑便、心悸、頭昏乏力、血壓下降,并經胃鏡檢查證實是消化性潰瘍并出血,快速尿素酶檢測HP感染陽性。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96例,男144例,女52例,年齡18~64歲,平均36.8歲,其中十二脂腸潰瘍158例,胃潰瘍32例,復合性潰瘍6例;對照組132例,男104例,女28例,年齡18~66歲,平均37.2歲,其中十二指腸潰瘍108例,胃潰瘍20例,復合性潰瘍4例。兩組性別、年齡、潰瘍部位、面積、深度及出血量等差異均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本組除外妊娠或哺乳期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對青霉素過敏者和1周內接受鉍劑、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或抗生素治療者。
治療方法:治療組用洛賽克80mg加入生理鹽水100ml中靜滴,每12h1次,出血停止后改為口服洛賽克20mg,每日早晨1次。對照組用雷尼替丁150mg加入生理鹽水100ml中靜滴,1日2次靜脈滴注,出血停止后改為口服雷尼替丁150mg,1日2次。兩組治療同時均口服阿莫西林0.5g,1日3次。療程兩周后復查內鏡及HP,如出血不能控制,可根據病情輸液、輸血、對癥處理,但均不使用其它止血劑,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抑酸劑及鉍劑。
觀察方法: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密切觀察嘔血、黑便、反酸、腹痛、生命體征,治療前后均查三大常規、大便潛血和肝、腎功能,療程結束后做胃鏡復查。
療效判定:嘔血、便血、血壓、脈搏穩定,同時大便潛血陰性為出血停止。顯效:48h內止血。有效:72h內止血。無效:72h以上止血或因出血不止改用其它藥物或其它治療方法。癥狀消失,潰瘍灶由活動期轉為疤痕期或消失為愈合。癥狀消失,潰瘍灶面積縮小≥50%好轉。癥狀無變化,潰瘍面積不變或縮小<50%為無效。
結果:
潰瘍愈合及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χ2分別為12.48、12.52,P均<0.01。
不同藥物組合的藥物副反應:兩組均未因副作用而影響治療,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
從以上兩組療效對比可以看出洛賽克和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療效確切,副作用少,表明用藥安全。
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是消化系統常見急診,來勢兇險,Netzer等人認為只有抑制胃酸,使胃內pH持續在6以上,才能真正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因為只有這時,才可以達到部分恢復血小板凝聚功能,使凝血反應得以進行;使胃蛋白酶失活,穩定已形成的血栓。
雖然H2受體拮抗劑雷尼替丁能有效的控制部分出血患者,但遠不如質子泵抑制劑洛賽克,洛賽克因其獨特的作用機理,阻止了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故能強力抑制基礎酸分泌及組胺,乙酰膽堿,胃泌素,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同時它能減輕胃酸對潰瘍糜爛面的侵蝕作用,故洛賽克比雷尼替丁對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有更好的止血作用,且作用迅速而持久,不受進食或其它形式刺激影響。
消化性潰瘍與胃酸及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本文治療組產生理想的療效還與洛賽克強力抑制胃酸分泌而使胃液pH顯著提高后,降低了抗生素的降解,使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濃度降低。其次洛賽克能促進胃竇細胞殺滅HP。另外胃液pH值升高后不利于HP的生長,對HP的細胞毒性作用也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
本文認為以上機理是洛賽克和阿莫西林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取得滿意療效的原理,兩藥聯用是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理想的藥物組合。 (以上來源:馬士福。《洛賽克和阿莫西林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療效觀察》。《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 2004年第1卷第2期)
而在臨床上,十二腸潰瘍病人可以選擇洛賽克MUPS、普托平、潘妥洛克等藥物來進行治療。詳細了解可致電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
洛賽克MUPS應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1次(每24小時),必要時可加服1片,用溫開水送服。洛賽克MUPS必須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壓碎,更不可將洛賽克MUPS壓碎于食物中服用。如吞咽洛賽克MUPS困難,可將其分散于水或果汁中,在30分鐘內服用。
普托平應口服15~30mg/次,1次/日,于清晨口服。十二指腸潰瘍療程4周;胃潰瘍4~6周;反流性食管炎8~10周;對合并胃或十二指腸潰瘍30mg/次,1~2次/日,與1~2種抗生素聯合應用,療程1~2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詳細了解十二腸潰瘍治療的具體用藥事項,可致電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