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腸易激綜合征的功能性運動障礙,臨床表現以腹痛、腹瀉或便秘為主。同時由于引發腸易激綜合征的因素較多,活用中醫調理法能有效的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一般是在誘因下發作的,患者并不是每天都會發生腹瀉、便秘等情況。有些人吃辛辣食物、喝酒后,癥狀會發作,有些人一緊張或者一生氣,就要跑廁所。所以,當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這種情況,形成長期的規律性的聯系時,就應該及時治療。
腸易激綜合征是胃腸功能障礙性疾病,病因至今未完全闡明,本病屬于中醫“腹痛”、“泄瀉”“便秘”等范疇,中醫學認為與外邪六淫、內傷七情、脾胃功能虛弱有關,但本病在臨床中多數是由于情志致病,正如《素問·舉痛論》云:“百病生于氣。”憂思惱怒,肝氣郁結,不得疏泄,肝脾不調,升降失常,不通則痛;氣機郁滯,致大腸傳導失司,糟粕內停而為便秘。肝乘脾則脾不健運,水濕不化,而為溏泄。
在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中,西醫治療主要是對癥下藥。對于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可以通過使用止瀉、通便、緩解腸道敏感癥狀的藥物,使患者的癥狀減輕或消失。有些患者癥狀比較輕微,用藥緩解后身體就恢復了,也有的患者會出現病情總是反復的情況,僅僅針對癥狀治療效果會不大理想。
而中醫治療,主要是針對肝郁和脾虛。從中醫理論上講,情緒不好會使肝氣郁結,而肝木克脾土,肝木旺容易導致脾虛,脾虛生濕,容易出現胃腸道問題。而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脾虛證,那么稍微有點兒情緒問題,肝木便會勝過脾土,出現胃腸道問題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疏肝健脾,是最常用的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些患者是由濕熱、陰虛、腎虛等不同情況導致的,通過辨證治療,都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IBS雖然不會致癌,也不至有生命危險,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鍛煉、心理治療和藥物同時并舉。對于心理治療、催眠術、生物反饋療法等,國外報道也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