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醫學上,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 是一種在臨床上常見的胃腸道沒有器質性病變而腸道功能紊亂的疾病,也就是多種原因導致腸道痙攣引起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自測方法來判斷是否得上了IBS。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經常出現腹瀉、腹痛,做遍了胃鏡、腸鏡、消化道鋇餐檢查,卻發現既沒有病菌、病毒感染也沒有炎癥、潰瘍、息肉與
腫瘤。其實,這種反復發作的“怪病”,在醫學上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是一種在臨床上常見的胃腸道沒有器質性病變而腸道功能紊亂的疾病,也就是多種原因導致腸道痙攣引起的。
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的主要表現是腹痛、腹部不適等,同時伴有大便異常。而從癥狀上區分,常見的腸易激綜合征有三種類型:腹瀉型,以腹瀉為主;便秘型,以便秘為主;混合型,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但是與潰瘍病等器質性病變不同的是: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的檢查沒有明確指標異常,只能結合臨床表現進行排除性診斷。腹瀉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感染性疾病,腸道腫瘤,胰腺、膽囊等消化系統問題,甚至一些全身性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腹瀉。
像有些人會出現與胃相關的癥狀,如惡心、消化不良或胃灼熱感,還有一些其他更嚴重的癥狀,如異常的直腸出血、體重減輕、貧血或發熱,這些不是腸易激綜合征的癥狀。所以,出現類似腸易激綜合征的表現時,首先要進行全面檢查,排除其他病變的可能,然后才可以根據癥狀進行診療。
以下為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的一些癥狀表現,可作為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自測的依據:
1.腹痛和腸痙攣,在排便或排氣后緩解;
2.腹瀉,難以控制、飯后癥狀會加重;
3.便秘,排便后不盡感;
4.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
5.腹脹或排氣過多;
6.大便帶粘液;
7.當遭受壓力和改變時,如旅行、社交活動、日常習慣改變、飲食改變、月經等癥狀會加重。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精神緊張、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等,都有可能導致腸道敏感性增加,使腸道的感覺、運動功能出現異常,很多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嚴重患者,很大一部分也是精神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