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護理1、基礎護理
術后1 d~2 d開放造瘺口后,用1︰1 000苯扎溴銨溶液消毒造口黏膜和周圍皮膚,每天2次,并注意觀察造瘺口腸黏膜的血液循環,腸造口有無回縮、出血及壞死。如腸管黏膜顏色灰白、青紫或黑色 并有惡臭,則說明腸管血運障礙要及時處理。術后4 d~5 d,主張暫不貼一次性肛袋,給予12 cm×12 cm×8 cm的碗形塑料小篩覆蓋局部,塑料篩底應預先用砂紙磨滑后用0.05%健之素溶液初步消毒,用時使底座緊貼皮膚,再用膠布固定,避免底座直接壓迫造口,既 有利于造口局部通風通氣,JP3也有利于造口黏膜血運的觀察和保護,術后5 d~6 d,指導病人選擇使用合適的造口袋。
造口護理2、造口袋的護理
腸造口術后,護理人員應反復病人及家屬示范、講解、傳授腸造口的護理知識和技巧,教會病人選擇合適的造口袋。有人主張手術后短期內(24 h)清洗造瘺口,外敷生理鹽水紗布,72 h后使用造瘺袋。在使用時要測量好造口的大小,造口袋底座環裁剪適當(一般比造口稍大),避免造口袋底座環裁剪過小而壓迫造口影響造口的血液循環, 或過大引起滲漏,刺激造口周圍皮膚。造口袋價格比較昂貴,一般病人難以長期消費。朱新青等保鮮袋易于更換、操作簡單、取材方便,一次性使用干凈無異味,并且價格低廉,尤其適用于出院后病人的 家庭護理。
造口護理3、并發癥的護理
國外文獻報道,結腸造口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達21%~71%,國內報道為16.3%~53.8%,腸造口并發癥的發生主要與施術者的技術和術后護理質量有關。術后 仔細觀察造口的顏色、形狀,有無水腫,周圍皮膚有無紅腫、糜爛,有無狹窄、大便的形狀、數量等可以預防或早期發現并及時處理并發癥。
造口護理4、造口水腫
正常的腸造口術后第1天或第2天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造口處暗紫,乃因靜脈回流障礙所致,而局部水腫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有調查發現初期造口黏膜水腫,多為局部淋巴回流受阻所致。可用50%硫酸鎂或甘油濕敷。對初期造口黏膜水腫采用10%高滲鹽水濕敷傷口連續數天。
對造口人士進行造口護理時,還要注意直腸癌患者的膳食原則:
(1)結腸、直腸癌病人多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腹瀉,消化能力弱,故應予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2)結直腸癌病人多有便中帶血,晚期病人常大量便血,故應少服或不服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
(3)病人久瀉或晚期病人長期發熱、出汗、損傷津液,故宜多飲水或湯液,主食可以粥、面條等半流滇飲食為主。
(4)病人多有食欲不振、惡心,甚至嘔吐等癥狀,故宜攝取清淡飲食,切忌油膩。
(5)結直腸癌晚期病人久瀉、便血、發熱,大量營養物質和水分丟失,身體消瘦,體重減輕,氣血兩虧,宜服富有營養的滋補流汁藥膳。
百濟護理師溫馨提醒:若在造口護理的過程中遇到任何的疑問或困惑,可致電400-101-6868統一服務熱線,百濟護理師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