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手術方式為回腸代膀胱手術,及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后,游離一段回腸,將兩側輸尿管聯在回腸上,通過回腸在腹壁上做一開口而排尿。據統計,70%-80%的“造口人”患者都出現過不同程序的心理障礙。因此,造口護理顯得相當重要。
尿路造口手術后,腹部有一回腸腹壁尿路造口,需終生佩戴造口袋,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術后遠期可能發生種種并發癥,包括尿路造口回縮、造口狹窄、造口周圍皮炎、腎積水、腎盂腎炎、尿路結石及“腸膀胱”腫瘤等。掌握全面的尿路造口護理知識與技巧十分重要。不僅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而且遠期并發癥也能得到合理預防和及時治療,對提高生活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尿路造口手術前患者的合作
術前除嚴格根據醫囑提供飲食、清潔腸道外,護士可采用直徑5 cm的硬紙板兩端縛線,讓患者試戴尿路造口袋。由護患共同找出造口的最佳位置,供手術醫師參考。患者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習慣的改變,減輕和消除由永久佩戴尿袋引起的精神壓力。
術后造口護理,在拔出尿路造口袋之前,護士結合實物講解尿路造口袋的結構、性能,示教使用方法。在患者出院前重點講解應注意的事項及應采用造口護理方法。保持良好心態 指導患者振作精神,培養興趣愛好,教會患者結合自身情況調整飲水量,保持造口局部清潔,尿路造口袋妥善旋轉不外露。仍可以參加社交活動。
尿路造口袋的佩戴及其維護
目前生產造口袋的廠家較多,可根據經濟情況選擇合適的尿路造口袋。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佩戴,更換護理膠片和造口袋的時間可以選擇在清晨并取健側臥位。因夜間飲水少,晨起時佩戴造口袋可降低尿液流出接觸周圍皮膚的機會。而健側臥位可減慢尿液流出的速度。天氣寒冷時,可用電吹風對護理膠片加熱,增加粘性。當袋內的尿液超過1/3袋(250 ml~300ml)時需排空。
造口周圍皮膚的護理
造口是手術改造后的新排泄口,可與清潔肛門一樣,用淋浴、盆浴等方式保持清潔。清潔后暴露造口10 min~20 min,用白熾燈照射,使周圍皮膚干燥。造口周圍皮膚出現紅腫、糜爛色素沉著、色素脫失等情況時應及時就診,勿擅自用藥。
定期到門診隨訪
完善的造口護理程序還包括定期到門診隨訪,回腸膀胱任何部位的梗阻都可產生腎積水,并可繼發上尿路感染,個別產生尿路結石。須每3個月~6個月做尿路B超、尿常規,必要時做尿細菌學檢查。如有發熱、腎區疼痛時,及時就醫。另外需警惕“腸膀胱”腫瘤的發生 尿流改道手術后“腸膀胱”較易發生腫瘤,可有局部出血及腹痛。當出現膀胱出血及腹痛時及時行內窺鏡檢查。患者回膀胱術后佩戴尿路造口袋,標志著患者的初步康復,長期步入帶著造口袋生活過程。除了定期復診外,自我造口護理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