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條件較城里差,相對的人們對于疾病便極其容易抱著“諱疾忌醫”的心態對待,為此,農村患病率是比較高的。去年10月,旬邑縣被列為全省第一周期“母親健康工程”項目縣。該縣先從宣傳入手,采取廣播宣傳、發放宣傳折頁、在縣電視臺開設“名醫訪談”欄目等多種方式,就檢查方案、衛生常識、診治費用的報銷渠道、報銷比例、報銷限額等進行大力宣傳,分赴各鄉村,進村入戶上門宣傳、摸底登記、建立卡冊,增強了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
農村條件較城里差,相對的人們對于疾病便極其容易抱著“諱疾忌醫”的心態對待,為此,農村患病率是比較高的。去年10月,旬邑縣被列為全省第一周期“母親健康工程”項目縣。該縣先從宣傳入手,采取廣播宣傳、發放宣傳折頁、在縣電視臺開設“名醫訪談”欄目等多種方式,就檢查方案、衛生常識、診治費用的報銷渠道、報銷比例、報銷限額等進行大力宣傳,分赴各鄉村,進村入戶上門宣傳、摸底登記、建立卡冊,增強了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操作性。目前,全縣育齡婦女接受檢查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為了把此項工程打造成群眾放心、舒心、開心的惠民工程,該縣從縣計生、衛生部門抽調30名業務骨干,聘請了5名知名婦科老專家,組成三個服務小組,融婦科、B超、乳腺、化驗等7個科室為一體開展綜合檢查。投資50萬元,添置B超機、乳透儀、乳腺治療儀、超聲聚焦治療儀等檢查治療設備30多臺件。投資85萬元購置了兩種婦科炎癥用藥和婦女專用清潔盆,免費向所有受檢對象發放。給下鄉檢查組工作人員每人每天補助10元(具體價格以門店價格為準)下鄉費、15元(具體價格以門店價格為準)生活費,同時按工作量,每查一例分別給檢查組和醫院補助1元(具體價格以門店價格為準),既減輕了基層負擔,也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對檢查出需要治療的輕癥患者,由檢查組現場制定治療方案,按照新合療程序在縣鄉醫院治療,特殊病例如
宮頸癌癌前病變等,由中國衛生基金會提供1000元(具體價格以門店價格為準)項目資助,并按新農合規定報銷;對計生戶按高出新農合規定的10%予以報銷;對大病患者除其他正常資助、報銷外按照民政部門大病救助標準,報銷一定費用,做到能報盡報,基本上實現了大病治療全免費。
為了使檢查對象舒心而來,滿意而去,該縣對檢查組提出了五項服務要求:一是每到一處首先整理好檢查室,啟用電暖器或生火爐,體現人性化;二是不準收取群眾一分錢,不準收紅包;三是不準私自開處方、私自銷售藥品;四是查出的大病、險病要采取策略慎重告知;五是在檢查之前必須及時發放檢查告知單,排出檢查日程表,實行流動檢查,上門服務,提高檢查率。針對部分檢查對象常年在外務工的現狀,該縣計生服務站設立了長期檢查點,特別是在長假期間實行全天候服務檢查,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以前咱農村婦女只顧在家干活,根本不注意自己身子,多虧了這次免費檢查,要不肯定會變為大病。剛被檢查患有子宮肌瘤的旬邑縣湫坡頭鎮看花宮村育齡婦女王娟娟如釋重負地逢人就說“母親健康工程”的好處。
“母親健康工程”的實施,不光是單純的對育齡婦女身體狀況的檢查,我認為最根本目的還在于引導婦女樹立衛生意識,養成衛生習慣,做到常保健、定期體檢。”縣計生局局長馮宏斌說。該縣配合此次檢查,專門制作了婦女衛生常識專題片,除在縣電視臺播放外,還安排專人隨同檢查組下鄉進村播放,使每名被檢查對象一邊接受檢查,一邊觀看專題片,了解衛生常識。目前,全縣已有5個鄉鎮17856名已婚育齡婦女接受了免費健康檢查,檢查率95%以上,查出12790人均不同程度患有婦科病,并全部得到醫治,治愈8191人,占患病總人數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