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
腫瘤骨轉移是晚期
腫瘤的常見疾病,隨著
癌癥患者生存期的延長,
骨轉移所導致的骨相關并發癥(SRE),如骨痛、病理性
骨折、脊髓壓迫、
高鈣血癥和骨手術等,成為臨床醫生所面臨的嚴峻問題。預防SRE最常用的藥物是雙膦酸鹽,自1977年第一個產品問世以來,目前已發展至第3代。
雙膦酸鹽對乳腺癌和多發性骨髓瘤療效確切
雙膦酸鹽預防乳腺癌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轉移所致的SRE療效確切,有著充分的試驗證據。Ross等進行的薈卒分析回顧了從1966~2001年發表的95篇雙膦酸鹽與安慰劑比較試驗,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雙膦酸鹽顯著降低了乳腺癌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轉移患者骨折、放療需求率和高鈣血癥的發生率,同時顯著延長了首次發生SRE的時間。
唑來膦酸是第一個被證實對前列腺癌和NSCLC有效的雙膦酸鹽
除乳腺癌和多發性骨髓瘤外,在其他惡性腫瘤領域中,第3代雙膦酸鹽——唑來膦酸是第一個證實能有效預防前列腺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其他實體瘤骨轉移患者發生SRE的雙膦酸鹽,從而將其適用范圍擴大至乳腺癌、多發性骨髓瘤、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實體瘤。
前列腺癌骨轉移 一項多中心、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039研究),觀察了唑來膦酸治療前列腺癌相關骨并發癥的療效。隨訪24個月的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唑來膦酸組SRE的發生率相對降低25%,至首次SRE時間顯著延遲,病理性骨折的發病率降低41%,疼痛評分也始終低于安慰劑組。此前,所有有關雙膦酸鹽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臨床研究結果均為陰性,039研究使唑來膦酸成為第一個經臨床研究證實對前列腺癌骨轉移有效的雙膦酸鹽藥物。
NSCLC和其他實體瘤骨轉移 011研究評價了在已發生溶骨型骨轉移的實體瘤(除乳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前列腺癌)患者中,唑來膦酸4 mg預防SRE的療效。隨訪21個月后的研究顯示,唑來膦酸顯著減少各類SRE的發生率,延遲至首次SRE時間達2個月以上。亞組分析提示,非小細胞肺癌和其他實體瘤患者獲益明顯(圖1)。011研究使唑來膦酸成為第一個經研究證實可以減少非小細胞肺癌和其他實體瘤(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骨并發癥的雙膦酸鹽。
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癥低于帕米膦酸
兩項設計相同的隨機雙盲研究(036和037),比較了唑來膦酸與帕米膦酸治療惡性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癥的療效。結果顯示,唑來膦酸4 mg 15分鐘輸注顯著優于帕米膦酸2小時給藥,治療反應率更高、起效更快、療效更持久、使用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