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腫瘤放化療科 湖北武漢430071 [2]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泰州225321 [3]中日友好醫院腫瘤科 北京100029 [4]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 遼寧大連116021 [5]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 遼寧大連116023 [6]江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 江西南昌330006 [7]皖南醫學院弋礬山醫院腫瘤科 安徽蕪湖241001
骨轉移是引起惡性腫瘤患者
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唑來膦酸是第三代的雙膦酸鹽類藥物,能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解
疼痛。本研究觀察注射用
唑來膦酸單次靜脈滴注治療惡性腫瘤溶骨性
骨轉移疼痛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藥平行對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試驗組:
唑來膦酸加甘露醇凍干粉針;對照組:甘露醇凍干粉針加
帕米膦酸二鈉。結果: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隨機入組216例,試驗組109例,對照組107例。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用藥前的
疼痛強度(PI)分別為6.0±1.1和6.0±1.3(P=0.938);治療后第7天
疼痛強度分別為3.7±2.0和4.1±2.0(P=0.119);第14天分別為3.2+2.0和3.7±2.4(P=0.129)。兩組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10.4%和9.5%,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率69.8%和69.5%,總緩解率88.7%和85.7%(P〉0.05);出現CR時間分別為(7.0±2.2)天和(9.5±2.6)天(P=0.033)、出現PR時間為(4.9±2.6)天和(5.0±2.5)天(P=0.908);CR的持續時間(13.2±1.8)天和(14.0±0.0)天(P=0.155),PR持續時間(13.4±1.9)天和(12.8±2.8)天(P=0.127)。試驗組出現CR時間較對照組早,差異有顯著性(P〈0.05),其余指標兩組間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不良反應主要是發熱、惡心嘔吐、乏力等,兩組在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程度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注射用
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溶骨性
骨轉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與
帕米膦酸二鈉相似,但起效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