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評估阿德福韋酯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出現YMDD變異后服用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服用拉米夫定過程中出現YMDD變異導致肝功能異常改用阿德福韋酯6個月以上,觀察其療效、安全性、病毒變異發生率及耐藥情況。結果 患者服用阿德福韋酯3個月,ALT復常的人數有19例(50.0%),HDV-DNA陰轉降至水平基線22例(57.9%),服用6個月以上有4例患者出現ALT正常,HBeAg血清轉換或HBeAg持續轉陰,且HBV-DNA<1000copies/ml,患者服用8個月以上仍未見明顯的腎毒性及耐藥變異的情況,38例患者仍在繼續服用。結論 YMDD變異后改用阿德福韋酯取得了很好療效。
【關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YMDD變異
乙型肝炎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多達3.6億,我國占1.2億,慢性感染者中約50%~75%有活躍的病毒復制和肝臟炎癥改變,部分慢性肝炎可進展為肝硬化、肝衰竭或原發性肝癌,是主要的疾病死亡因素之一[1]。因此,積極研究有效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藥物是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拉米夫定作為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抑制HBV-DNA復制,抗病毒效果明顯,但長期使用易導致YMDD變異,在此過程中,YMDD變異導致對拉米夫定耐藥在1年達13%~25%、2年達38%~66%、3年達57%[2]。臨床上出現變異的患者改用阿德福韋酯后,病情得到及時控制,取得了很好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8例服用拉米夫定后出現YMDD變異,肝功能異常的患者中男24例,女14例,年齡18~50歲,平均34歲,服用拉米夫定12~48個月。38例患者均為慢性乙型肝炎,27例為e抗原(HBeAg)陽性,11例為e抗原(HBeAg)陰性,基因檢測對拉米夫定耐藥出現YMDD變異后改用阿德福韋酯,38例患者診斷標準均符合2000年全國病毒性肝炎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
1.2 治療方法 38例出現YMDD變異的患者入院時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80u/L,總膽紅素(TBIL)均≤80μmol/L,其中26例TBIL正常;颊咴诜美追蚨0.1g,每日1次。6例12個月開始出現YMDD變異,15例在18~24個月開始出現YMDD變異,17例48個月開始出現YMDD變異,血清HBV-DNA定量測定再次從1×103copies/ml上升105copies/ml,甚至更高,立即改服用阿德福韋酯10mg口服,每日1次(代丁TM天津藥物研究院泰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制,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服用前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療效觀察 患者服用阿德福韋酯3個月、6個月分別檢測ALT、HBV-DNA、HBeAg血清轉換隨訪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
2 結果
患者服用阿德福韋酯3個月,ALT復常的人數有19例(50.0%),HDV-DNA陰轉降至水平基線22例(57.9%),服用6個月以上有4例患者出現ALT正常,HBeAg血清轉換或HBeAg持續轉陰,且HBV-DNA<1000copies/ml,患者服用8個月以上仍未見明顯的腎毒性及耐藥變異的情況,38例患者仍在繼續服用。
3 討論
阿德福韋酯是阿德福韋的前體,為AMP的磷酸核苷酸類似物,具有抗嗜肝DNA病者逆轉錄病酶和皰疹病毒聚合酶活性,對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強大的抗病毒活性。近來發現阿德福韋酯對HBeAg陽性或陰性的慢性乙肝炎患者均有效,阿德福韋酯的耐藥突變的發生率非常低,有文獻報道說,阿德福韋酯治療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耐藥突變的累計發生率在12個月為0,24個月為1.6%,48個月為3.1%[4]。在所有38例接受阿德福韋酯治療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耐藥突變的累計發生率為0。使用阿德韋福酯治療拉米夫定耐藥的患者明顯有效,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所以說阿德福韋酯將成為治療慢性乙肝病者感染的重要藥物,并是慢性乙肝相關病患者長期維持治療的理想選擇。
【參考文獻】
1 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組.2004年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中華肝臟病雜志,2004,12(7):425.
2 馬明,劉新鈺,張漢榮,等.YMDD變異停用及繼續使用拉米夫定的臨床轉歸分析,中華傳染病雜志,2005,23(2):132-134.
3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249-250.
4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