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皰疹(genital herpes,GH)是由
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的性傳播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生殖器部位出現丘疹、水皰、靡爛等皮損,自覺灼熱或痛癢不適等癥狀。為了探討中醫藥對該病的治療,我院自2001年12月起應用中藥皰疹合劑1號對照治療GH,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如下。
目的:觀察皰疹合劑1號治療生殖器皰疹的臨床療效;比較皰疹合劑1號與阿昔洛韋、皰疹合劑1號加阿昔洛韋的療效。方法:隨機將生殖器皰疹患者分為3組:治療組30例,口服皰疹合劑1號,每次30ml,每日3次;對照1組口服阿昔洛韋片,每次0.2g,每日5次;對照2組按上法口服皰疹合劑1號加阿昔洛韋片,3組均連續用藥2周。結果:治療組痊愈率為60%,顯效率為36.7%,好轉3.3%;與對照1組比較療效差異無顯著性(P>0.05),與對照2組比較,療效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比較,療效差異具顯著性(P<0.025)。結論:皰疹合劑1號與阿昔洛韋療效相當,而皰疹合劑和阿昔洛韋聯合應用療效明顯優于單服皰疹合劑1號或單服阿昔洛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來自皮膚性病門診共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18歲,平均28歲;初發者31例,復發者49例;病程最短者2d,最長者5年,平均1.5年;復發者發病頻率最多為每月2次,最少者3個月1次,平均發病頻率約45d發病1次。
1.2 診斷方法 根據《中西醫臨床性病學》(1998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診斷標準,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生殖器部位紅斑、丘疹、靡爛等)且經實驗室檢查確診,方法為用小棉簽拭子取皰液,然后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定量測定陽性者,排除合并梅毒等其它性病的患者。
1.3 分組方法 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3組,治療組30例,對照1組和對照2組各25例。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皰疹合劑1號(由東莞市慢性病防治院制劑室提供,批準文號為:粵藥制字Z03110180)每次30ml,每日3次口服。對照1組:阿昔洛韋片(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每次0.2g,每日5次口服。對照2組:按上述方法口服皰疹合劑1號和阿昔洛韋片。療程:3組均連續服藥2周。設計的臨床觀察表格定期觀察與復查6個月,作好詳細記錄,按擬定標準進行療效評價。
1.5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1周內皮疹全部消退,皮膚粘膜恢復正常,自覺癥狀消失,6個月內無復發。顯效:1周內皮疹全部消退,皮膚粘膜恢復正常,自覺癥狀消失,但6個月內復發1次。好轉:皮疹愈合時間超過1周,6個月內復發2次。無效:皮疹愈合時間超過1周,6個月內復發3次或3次以上。
2 結果
如表1所示治療組痊愈率為60%,顯效率為36.7%,好轉率為3.3%,全部有效;對照1組痊愈率為44%,顯效率為28%,好轉率為20%,無效8%;對照2組痊愈率為88%,顯效率為8%,好轉率為4%,全部有效。經統計學處理,治療組與對照1組療效差異無顯著性(χ 2 =6.3,P>0.05);治療組與對照2組療效差異具有顯著性(χ 2 =8.87,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療效差異具有顯著性(χ 2 =11.2,P<0.025)。表明皰疹合劑1號與阿昔洛韋療效相當,而皰疹合劑1號聯合阿昔洛韋口服療效則優于單服皰疹合劑1號或阿昔洛韋片。
表1 3組療效比較 (略)
3 討論
生殖器皰疹的發病90%是由HSV-Ⅱ型病毒所致,近幾年來,該病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流行率顯著增加,已成為常見的性病之一。該病復發率高,迄今尚無預防其復發的滿意療法。西藥抗病毒藥公認有效的主要有阿昔洛韋以及它的前體藥
萬乃洛韋等,但即使長期服用,停藥后仍可復發,因此,該病的防治成了當今性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祖國醫學認為,生殖器皰疹的發病多因房事不潔,外感濕濁淫毒之邪,困于外陰皮膚粘膜和下焦經絡而發,其證多為肝膽濕熱。皰疹合劑1號(龍膽草、柴胡、車前草、澤瀉、苡仁、板蘭根、土茯苓、大青葉、虎杖、蚤休等)由龍膽瀉肝湯變化而成,方中龍膽草上清肝膽實火,下清下焦濕熱,車前草、澤瀉、苡仁 清利濕熱;板蘭根、土茯苓、大青葉、虎杖、蚤休等清熱解毒化濁;柴胡引藥入經,諸藥合用具清熱解毒、利濕化濁之功,因而收到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該研究表明,皰疹合劑1號與阿昔洛韋療效相當,為中醫藥治療生殖器皰疹提供了有效方法,而皰疹合劑1號與阿昔洛韋聯合應用則明顯優于單服皰疹合劑1號或阿昔洛韋,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4年第1卷第2期;《皰疹合劑1號治療生殖器皰疹的臨床研究》;周耀湘 李紅 王康生 彭建梅 吳潔貞 郭振東